12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容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姜芷晨代表政协临江组建议,将三江港打造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要素集聚、物流组织集约的铁水公空资源聚集高地。
三江港为长江南岸核心港区,国家一类水运开放口岸。港区距国铁武九线鄂州北站5公里,国铁列车直通港区与港口无缝衔接,沪渝高速、汉鄂高速、316国道等穿境而过,距鄂州花湖国际货运机场仅30公里,是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核心节点,由铁、水、公、空组成的多式联运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三江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示范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1.45亿元(投资完成率96%),三条示范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全力打响“一类开放口岸、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两块金字招牌,积极打造三江港北粮西运、北煤南运、进口矿石集配三大多式联运中心,为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助推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问题:发展多式联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姜芷晨认为,华容区在发展多式联运助推开发开放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多式联运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然而,目前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限制了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作。
二是缺乏标准化和协调机制。多式联运涉及到多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各个环节的协调,但目前在标准化和协调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运输文件的标准化、运输环节的衔接等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导致运输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
三是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机制不健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企业信息开放程度不一,很难提供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对于供应链全程“不断链”的整体掌控能力不够。
建议:借助花湖机场实现铁水公空高效联运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加快各投资主体资金筹备工作,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并与三江港集装箱码头、一类水运口岸配套,大力提高鄂州市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能力,支撑扩展三江港腹地范围,助推鄂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是拓展平台服务功能,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尽快拓展供应链综合服务、供应链金融、贸易服务等功能,在汽车、建材、砂石、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以平台多式联运物流贸易服务为基础,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核心,信息及增值服务为延伸的产业供应链合作,向平台聚合优质资源,拓展多式联运市场。
同时依托平台,加强标准与规范制定,加速做好联运衔接、流程优化,推广多式联运运单,实现全程“一个合同、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的一体化管理。
三是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实现铁水公空高效联运。充分发挥鄂州三江港一类水运口岸和花湖机场航空口岸的口岸优势,持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三江港、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现代物流园与花湖机场对接,发挥水港、空港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有效整合水路、公路、铁路运输资源,探索开通西南地区及省内城市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在三江港分拨至花湖机场并通达全球的陆空联运线路,进口牛羊肉海进江至三江港分拨至花湖机场并直达全国老百姓餐桌的陆空联运线路,将三江港打造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要素集聚、物流组织集约的铁水公空资源聚集高地。
策划:饶瑶、王云桥
执行:张晓琴、潘协凯
文字:王焱尧、阮琼
摄影:胡小军
审核: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