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黄冈两会丨市人大代表凌卫华:立足“口子镇”,守好湖北“东大门”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8日17:5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月7日,在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刘洁作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大别山区域协作,注重发挥口子县、口子镇作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

麻城市三河口镇位于大别山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版图面积330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3万亩,耕地面积44809亩,是一个三省交界、三乡合一、三河汇聚的口子重镇,环境优美的生态重镇,远近闻名的农业大镇。

资源富矿:三省之星、三河汇聚、三宝荟萃

“三河口镇是三省之星的口子重镇、三河汇聚的生态重镇、三宝荟萃的农业大镇。”黄冈市人大代表、麻城市三河口镇党委书记凌卫华如是说。

三省之星的口子重镇,三河口镇与河南商城、安徽金寨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人文相近,G220国道、沿江高铁、麻阳高速北延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建成后将联接鄂豫皖、形成新的省际枢纽。

三河汇聚的生态重镇,石桥河、张广河、石门河三河交汇,三河口水库、碧绿河水库遥相呼应,有独具特色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优势。

三宝荟萃的农业大镇,好山好水出好药,拥有上万亩野菊花、天麻、玉竹成片种植基地,茯苓、黄精、白钱草、菖蒲等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大别山药用资源的宝库,也是强镇富民的金库,更是林特产业的宝库。

谋篇布局:立足“口子镇”,守好“东大门”

凌卫华说,近年来,三河口镇锚定麻城市委赋予的“乡村振兴示范镇”“生态林特小镇”目标定位,立足“口子镇”特色,放大“东大门”的优势,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大别山区域协作,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进步。

据介绍,三河口镇聚焦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好山好水,谋划跨省区域发展布局,扎实推进狮子峰—黄柏山跨省文旅合作,积极融入“一座山(龟峰山)一座峰(狮子峰)”综合开发,做好“引客入麻”文章。

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林特产业园,整合镇级农业农村资源要素,聚集周边县市林特产品,加快推进林特产品研发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协作示范点,已引进艾合菊、千菌味等企业,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此外,创新区域协同模式,建立跨省镇级交流沟通机制,与金寨沙河乡定期开展沟通交流,成功引进沙河乡灵芝种植加工项目。以资源共享、项目推进为主抓手,创新方式服务G220国道、沿江高铁、麻阳高速北延等重大项目,推动交通硬联通。

区域联动:共谱大别山区域协作曲

“尽管我们在区域协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思想解放不深入,资源整合不充分,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凌卫华坦言,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大别山区域协作的意识,注重发挥口子镇作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

对内整合人文、生态、产业、旅游、交通等资源,对外推动与商城、金寨等地生态共治、林特共享、产业共建,创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镇区建生态小镇、库区抓生态保护、山区强生态种植、景区兴生态旅游,联动周边县市统筹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灭火、林分林相改造提升等工作,筑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防线,守护生态口子镇。

把服务G220国道、沿江高铁、麻阳高速北延等重大项目作为头版头条、主题主线,全力以赴破瓶颈、强保障、抓进度、优服务,推动重大交通基础项目建设提质加速,以G220畅通省内通道,以麻阳高速北延畅通省外通道,推动区域交通硬联通,资源软联通。整合镇域内交通资源,完善区域交通体系,畅通15公里镇环线和省域联接线,疏通主干动脉,打通毛细血管,建设交通口子镇。

发挥三河口镇独特的林特资源优势,体现与商城、金寨等地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发展空间大、合作机会多、产业契合度高的特点,协同发展野菊花、天麻、玉竹、灵芝等特色中药材产业,实现区域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同时,同种“一块地”,选优品种,育好基地,强化服务,让中药材迸发新动能;共串“一条链”,聚力培育龙头,完善链条,拓宽市场,让好药材实现新价值;做精“一朵花”,建强园区,培育品牌,联农带农,让小野菊焕发新活力。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聚力打造以野菊花为龙头的中药材特色小镇,创建林特口子镇。

承接龟峰山5A级景区辐射功能,融入狮子峰—黄柏山跨省文旅合作,推动平斗山生态旅游开发,以多彩旅游路为纽带串联黄柏山、狮子峰、平斗山、木子店名山民宿、阎家河柏子塔、黄土岗菊园等旅游节点,创新高山避暑、农业观光、森林氧吧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产业链发展,更好链通市内、串联周边,加快区域联动。

另外,抢抓麻城首部院线电影《我的船长老师》爆火流量,用好三河口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导入金寨红色文化、商城民俗文化,推动文化资源大汇集,打造文旅口子镇。

积极探索区域协同新模式,巩固拓展与金寨沙河乡定期沟通交流制度成果,加快推进安徽省活力源生物科技投产达效,完善“基地+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好推动强镇富民。

同时,加快推进投资2000万元的水利移民优势产业项目实施,支持童河集团、千菌味、艾合菊等市场主体跨区域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打造富美口子镇。

策划:杨志文、郭斯、王焱尧

记者:陶辉、胡小军、阮琼、曾达飞、金康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