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黄冈两会 | 市政协委员王震:让基层社会治理做到四“顺”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9日15:29 来源:

1月6日,政协第六届黄冈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黄冈市政协委员、浠水县汪岗镇政府经济发展办主任王震就创新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近年来,黄冈市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初步建立,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调研发现,全市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土地纠纷、干群关系、家庭纠纷、经济纠纷四个方面。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诱因复杂化。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经济成分、思想观念不断分化,致使农村矛盾纠纷的诱因也日趋复杂。矛盾纠纷呈现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

二是主体多元化。农村各群体之间常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村民与企业主、村民与村民成为主要的几对矛盾纠纷主体,一些矛盾纠纷涉及多方主体,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又互相交织。

三是种类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宗族、家庭、婚姻、土地、邻里等纠纷,又有医患纠纷、劳资关系、环境污染等现代纠纷。既有历史原因导致的纠纷,又有因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既有思想观念冲突,也有经济利益冲突;既有干群冲突,又有群众之间、群众与企业之间的冲突。

针对上述问题,王震就创新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法治顺思想。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理顺群众权利与义务。相关部门要针对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如土地承包及宅基地、婚姻家庭、财产分割、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讲座、案例讲解、现场咨询、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增强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让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是强文明顺关系。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精神文明建设理顺个人、家庭、社会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人际和谐、促进社会崇德向善,进而为实现个人梦、家庭梦、国家梦提供支撑。要指导各村(社区)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比、广场舞比赛、模范人物事迹宣讲、优秀志愿者评选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帮助群众理顺个人、家庭、社会的关系。

三是重联治顺机制。抓实关键人,建立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建议由各乡(镇、街道)政府牵头,一方面号召各村(社区)提升矛盾纠纷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出现矛盾纠纷苗头,第一时间有人去管、会管。另一方面,加强关键人联户机制建设,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由党员牵头,下沉联防,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群众参与。号召片域内党员、居民代表、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模范)加入联治当中,在他们中选树一批热心参与基层事务、作风公道正派的代表作为第三方,让他们在基层自治中有岗有位、有责有为,形成三方共治的局面。

四是抓排查顺工作。抓实矛盾纠纷排查研判,理顺纠纷化解工作。各级政府要坚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并建立好台账,每天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归口办理、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努力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当下,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合法、高效解决,实现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策划:郭斯、王焱尧

记者:胡小军、阮琼、陶辉、金康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