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居民新编“顺口溜”,“心中有不快,就去找老蔡”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2日14:14 来源: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向能来、王佳)1月10日,湖北阳新县王英镇综治中心办公室,一位满头白发的工作人员,正一字字记录来访居民的难情。

他是蔡庸辉,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老蔡议事”,收录着近百起矛盾纠纷调查记录,以及群众反映的具体事项。

旁边,一本翻阅了无数次的《百案说民法》,书皮老旧泛黄,书页褶皱了,无声地传递着“老蔡”的故事。

图片1.png.png

蔡庸辉接待来访群众。  通讯员 供图

北山崖的迷雾散了

土地,是基层群众的“命根子”,也是农村矛盾的主要源头之一。

阳新王英镇地处幕阜山深处,群山环抱,沟壑纵横。

多年来,坐落在幕阜山余脉的北山崖南北两侧的隧洞村张家窝组、蔡公启组和南宋村下宋组、下马湖组因山场界限问题纠纷不断,多次引发村民之间的矛盾。

为彻底弄清山场界限具体点位,2024年9月,蔡庸辉和调解专班决定亲自跑一跑。

北山崖是一座未开发的古老山脉,双方所指的界限关键点“黄土凸”,位于北山崖半山腰上,海拔近300米,没有路,蔡庸辉在密林和荆棘中摸索着穿行。

当天,天空下着毛毛雨,北山崖披上了一层厚雾,湿热的环境让蔡庸辉喘不上气,崎岖的山路十分难走。

王英镇副镇长彭易刚担心出意外,让他不要再往前走了。

同行的一名同志说,双方湾组老乡叮嘱了几遍,“他们说老蔡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一定要他亲自跑才放心。”

蔡庸辉他一头扎进灌木丛,笑着说:“我身体好得很,这界限今天必须弄清楚。”

几个人在深山中瞪圆了眼睛,一米米搜索,逐一找到了界碑的具体坐标点。

下山后,蔡庸辉第一时间组织代表商讨,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下调解协议。

北山崖界碑迷雾散去了,山林又恢复宁静祥和。

群体冲突消融了

“蔡主任,我们村几十人聚在彭家湾,实在劝不住,你们快来!”

2024年11月27日清晨,王英镇大田村村干部伍淑凤焦急地打来电话。电话那头,隐约能听到源源不断地争执声。

蔡庸辉了解大致情况后,带着王英镇“矛盾化解专班”迅速出动。

来到彭家湾现场,路口几十人聚在一起,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原来,是彭姓一方以农村风俗习惯为由,阻止村民伍某将坟墓迁至彭家山。

为避免群体事件发生,蔡庸辉第一时间向带头人告知:发生群体事件的后果及其法律责任,将根据事件后果精确量刑。

“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再大的事也大不过天,冲动一时,肯定后悔一世,你们不光要为自己想,还要多想想家庭,想想孩子。”

图片2.png.png

蔡庸辉(中)协调矛盾纠纷。     通讯员 供图

村民伍某和彭家湾村民矛盾化解的关键,在于迁坟地址的重新选定。

在农村,坟墓迁移是一桩大事。一方是一方风俗传统,一方是村民个人因故迁坟,事件起因非常简单,解开群众心里疙瘩是关键。

蔡庸辉想到,是否可以从彭家湾党员着手,做通党员的思想工作。

他找到长期支持村委工作的党员彭某,向其讲明事情原委。彭某当场表示,将自留地让出来给伍某家迁坟,不需要任何补偿。

27日一整天,蔡庸辉带着工作专班忙进忙出,协商谈判、入户劝导……村民们终于改变了想法,矛盾化解了,棺材顺利入土了。

落日余晖,映照着堆满晚霞的天空,山川大地一片金光。工作专班成员们缓缓下山,他们的脸上,是疲惫,更是欣慰。

老蔡的口袋

“老蔡,你口袋里揣着什么宝贝,叮当响了一路?”

2024年3月1日晚,在赶往县城处理一起死亡事故的途中,王英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戴磊问蔡庸辉。

蔡庸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透明塑料盒说,“年纪大了,出远门要带。”

打开盒子,里面装着速效救心丸和各类调节心率的药物。

2022年5月,蔡庸辉在办公室突发心梗,连夜被送往武汉的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半个多月治疗,老蔡又回到岗位,但身体里从此多了3个心脏支架。

戴磊接过药盒问,“发病那段时间,身体有什么反应没?”

蔡庸辉说,“那段时间感觉身体很累,但想着可能是天天下村没休息好,还计划把老乡反映的几个问题现场处理好再歇几天的……”

戴磊低下头,拍了拍蔡庸辉的肩说,“老蔡,好好照顾身体,你吃的救心丸,就是给老乡们吃了‘定心丸’,王英的群众需要你呀!”

两人望向车窗外。

窗外,年味未尽,已是万家灯火;车内;两人沉默着,继续前行。

“公与私”的抉择

“长青,你出发了没,路上开车慢点。”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的傍晚,蔡庸辉接到了母亲的电话,“长青”是他的小名。

作为家中的独子,老蔡十几年来忙于工作,都没有好好陪老人过一次生日,今年老人因患小肠肿瘤,身体每况愈下。

听着母亲微弱的声音,他也感到不好受。

挂了电话,他骑着摩托车往家赶,翻过国和至王英山路,近50分钟,蔡庸辉终于到了家。车还没停稳,电话再次响起,“老蔡,镇区发生一起死亡事故,赶快到现场处理一下。”

摩托车再次启动,返程的路被暮色笼罩。山路蜿蜒,摩托车灯穿透群山夜色。

2024年11月13日,蔡庸辉母亲还是走了。

老蔡说,母亲走得很安详,但他的双眼依然泛着不舍的泪光。“世界上,从此少了一个叫我‘长青’的人。”

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次抉择。在“公与私”之间,他毅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公”。

图片3.png.png

在公与私之间,蔡庸辉选择了“一心为公”。图为蔡庸辉搀扶来访老人。   通讯员 供图

“心中有不快,就去找老蔡。矛盾难协商,速请老蔡帮。”这句“顺口溜”,已经成为王英群众口口相传矛盾化解的“秘籍”。

在王英镇,有很多个像“老蔡”一样的党员干部,他们推出“老蔡议事室”,依托“个人+团队”的模式,建立“1+9”议事团队,形成矛盾调解品牌效应。2024年以来,该镇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15起。

为保一方安宁和社会稳定,更多的“老蔡”默默行走在王英镇偏远的群山峻岭间,风雨无阻,步履坚定。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