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英山将2025年确定为文旅康养年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23:18 来源: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吴滕钰)蛇年春节,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张先生坦言在英山度过了一个颇有意义的“红色年”:他陪着家人逛展馆、唱红歌、学党史、品美食、森呼吸,当地厚重的红色文化让他成功“种草”,临行之时还意犹未尽。

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长征集结地、革命根据地。2023年11月,英山在此建成全省首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投资2.58亿元。园区通过翔实的革命历史文物资料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再现红二十五军在英山的英雄事迹,构建游客与革命历史场景的跨时空链接,带动沿线研学、旅居、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经开园就强势“出圈”,迅速成为英山文旅发展版图重要支点和华中地区红色旅游新地标。

“新年伊始,我们就同武汉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校地携手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借力高校资源开发‘红色精品课程’和红色研学线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说。

英山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战争年代,英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已发现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设施202处,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2处。先后建成英山县烈士陵园、红二十七军组建地纪念碑、红二十八军纪念馆、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陈列展、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集结革命历史陈列展等一大批纪念设施,建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村史馆、陈列馆30余个,红色文化广场、长廊100余个。

红色血脉,弦歌不辍。近年来,英山持续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力度,用全链条的思维将红色资源培育成“红火产业”。该县以革命遗址遗迹为载体,建设红色美丽村庄36个,不断扩大全县“红色版图”,开发红军之家、红军餐厅、红色文创等项目,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该县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文学采风、红色旅游研学等活动,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多元共促、深度融合,独具英山特色的红、绿、古“三色旅游”品牌愈发响亮。

与此同时,该县抢抓省市大力发展文旅事业文旅产业黄金时期,因势利导,借势发力,连续出台《关于英山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意见》、“引客入英”优惠政策等措施文件,引导红色业态、红色经济成为拉动县域文旅发展的新增长极。2024年英山获评“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年接待游客107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6.22亿,两项数据均创新高。今年春节,该县13个旅游景区全部开园营业,“红色游+康养游”持续火爆,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取得开年“开门红”。

以红活旅,以红兴培。今年正月初三,在英山县2025年“暖冬人才”计划上,英山县委党校分别与武汉市委党校、湖北红安干部学院、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发挥英山红色资源优势,商约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彰显特色”平台,在干部培训、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务实合作。

“红色是英山最靓丽的底色、最厚重的文化,是我们撬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财富。”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说,“我们把2025年确定为文旅康养年,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潜能,培育红色业态,厚实文旅底盘,以开年就起跑、开局就冲刺的姿态争当改革发展的猛将、闯将、干将,在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大局中书写英山绚烂华章。”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