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付逸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杨卓玉、付逸飞 通讯员陈培、段岁霞)“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家喻户晓的黄梅戏, 讲述了孝子董永与七仙女传奇,传唱至今。
孝感动天。付逸飞 摄
孝感,是历史悠久的孝道之城,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因孝传名的地级市,也是著名的“孝文化之乡”。作为孝感市主城区的孝南,则是“董永卖身葬夫”孝行故事的发源地。
据《搜神记》等所载,董永为西汉山东千乘人,后举家迁至江夏安陆(今孝感云梦),“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由此广为流传,成为“二十四孝”之一。
董永与七仙女雕像。付逸飞 摄
“孝道最开始源于家庭伦理,规范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要求尊老爱幼、长幼有序,促使家庭和谐。”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平介绍,孝文化最核心的意蕴就是对父母的养和敬,而将其上升到社会层面,就要求每个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孝感雕花剪纸。图源:孝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地以“孝”名,风以“孝”淳,千余年来,孝文化在孝南这方热土生生不息,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民间艺术孝感雕花剪纸、楚剧演艺等民间艺术享誉全国,楚剧《槐荫记》《百日缘》等保留剧目歌颂董永品德、宣传董永精神,根据黄梅戏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更是把董永故事推向了全国。
近年来,孝南区围绕加快推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总体目标,用“民生经济学”做好“孝文化+”大文章,将“孝”文化传承化作居民脸上灿烂的“笑”,二者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共同守护好广大居民群众在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幸福底色。
孝南经济开发区周楼社区幸福食堂。通讯员 供图
打造“孝厨”品牌幸福食堂,积极创新银发群体“服务+”模式,建成62个幸福食堂(助餐点),让老人吃得安心、舒心、放心;实施敬老惠民“项目包”、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落实公立医疗机构便捷的预约挂号通道,对老年人居住环境推进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生活、出行、就医、居家轻松无忧,幸福感、获得感稳步增强。
重阳节敬老活动。通讯员 供图
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通讯员 供图
在挖掘孝文化时代价值上,孝南区持续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等道德典型评选,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让孝德精神深入人心;紧扣“重阳节”“敬老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敬老活动,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
此外,积极开展“孝爱父母游孝感”敬老惠民活动、湖北最美赏花季--国潮银发秀暨孝亲敬老旅游活动、“知孝、行孝、扬孝”“孝心传递”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孝文化内涵,夯实孝文化传承根基,全力讲好新时代孝亲敬老故事,让孝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湖北最美赏花季--国潮银发秀暨孝亲敬老旅游活动。李好 摄
今后,孝南区将精心打造孝文化品牌, 推动孝文化全方位、深层次 传承发展。以孝感动天文化中心为基地,面向全国开展孝文化培训,扩大孝文化影响力;发挥湖北省实验楚剧团优势,联合省地方戏剧研究学院打造楚剧大戏,培训演员、提升 楚剧艺术 质量, 通过创新剧情编排、舞台呈现形式,让楚剧成为传播孝文化的闪亮名片 。以孝文化为核心扶持文化企业,推动雕花剪纸与孝文化融合, 设计开发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系列文创产品,让孝文化凭借文创产品的广泛传播,实现“破圈”传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