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政协第十届麻城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麻城市政协委员曾省三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菊花品牌建设,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菊花产业品牌生态圈,努力打造出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大品牌,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麻城是全国三大白菊产地之一,获得5项国家级、10余项省级认证,是大别山地区大宗道地药材、全省“一县一品”优势品种,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湖北省“十大楚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百强榜,现有240个注册商标,目前麻城菊花品牌价值已达60.65亿元。麻城市先后获评“中国保健菊花之乡”“中国菊花创新发展之城”“中国菊花美食地标城市”。
曾省三认为,麻城菊花品牌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龙头不强。现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低,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菊花加工集聚地、流通集散地。二是产品不精。菊花加工产品初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没有1款年销售额过5000万的爆款单品。三是品牌不响。麻城菊花潜在药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优势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尚未实现品牌溢价。
为此,他围绕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加强平台搭建,提升品牌效益。坚持以产业链供应链思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菊花精深加工,搭建以菊花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供应链平台,打造菊花产品交易大市场和线上数字交易平台,建立完善物流仓储和供应链体系,按照“以销定产、以需定供”的原则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突出标准建立,厚植品牌优势。建立菊花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搭建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麻城菊花产品产地认证和质量线上可追溯。持续推动福白菊入载《中国药典》。持续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认证或荣誉,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重点突出麻城菊花“多糖、富锌、富钼”等品质优势,推动菊花特色品牌产业化、市场化,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蜕变。
三是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影响。持续高标准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菊花产品交易博览会,不断提升麻城菊花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国内顶尖品牌机构合作,对麻城福白菊区域公共品牌推广进行专业打造、系统策划,精确细分市场、精准迎合需求,把握风口机会,带节凑、有重点的做好品牌宣传,从消费者需求心理出发,讲好麻城菊花品质的故事、品牌的故事。借鉴北京等市双市花经验,探索将菊花定为麻城市花的可行性,提升菊花城市名片。
四是扩大种植规模,夯实品牌基础。全面推广菊花脱毒苗和福白菊早熟优良品种,推动菊花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态化种植,实现降本增效。加快福白菊GAP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基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等“六统一”的模式,擦亮品质特色、提升药材道地性,力争到2026年全市福白菊GAP 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
五是聚力科技创新,提高品牌质效。依托麻城菊花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加快菊花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转化。在扎稳菊花饮品食品加工基本盘的基础上,顺应中医药大健康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菊花药用保健功能挖掘,主攻菊花制药新方向,推动菊花产品从健康消费品向更高技术含量的创新药产品延伸,推动产品多元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策划:陈鹏、王焱尧
执行:陈晓辉、肖杰、高杰
记者:胡小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