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9时14分,湖北首趟工伤预防列车——G6808从襄阳出发驶向武汉。在武汉铁路局的支持下,湖北省人社厅、襄阳市人社局等单位共同打造了这趟主题列车。襄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列车变为移动服务平台,打破传统工伤预防的空间限制,延伸了工伤预防宣传阵地,也能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在途时间开展碎片化教育,是人社系统贯彻我省强保障、防风险要求,努力推行场景创新的具体实践。”
相声传递安全经,笑着听懂“保命法则”
列车刚出发不久,一段幽默风趣的相声《独门秘籍》就迅速吸引了乘客的注意力。
甲这个“活宝”一登场,就嚷嚷着要给大伙分享挣钱小妙招,说自己是车间“效率之神”。他那所谓的 “独门秘籍”,可把大伙逗得哭笑不得。闯红灯骑电动车、简化安全规程、拆掉机器安全装置……听得台下的务工人员眼睛瞪得像铜铃,有人忍不住笑着说:“这哪是妙招,分明是‘要命’招啊!”
此时乙赶忙出来“救火”,化身安全小卫士,把甲那些歪理一一驳回。一番你来我往,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
一位大叔笑得合不拢嘴,边鼓掌边说:“这相声太有意思了,比干巴巴讲道理强多了,我这一下子就记住不能瞎搞安全那一套了!”还有人打趣:“这相声就像给咱打了安全‘预防针’,以后干活,安全这根弦肯定绷得紧紧的!”
表演过程中,很多乘客都拿出手机录像。打算从武汉转乘前往泰州的王红说:“安全知识不认真看,出事一年全白干,我要把这个分享给老公。”
答题抢“彩头”,水杯里藏学问
“发生公司事故后企业应在多长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否则可能影响理赔?”“30天!”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谁负责?”“用人单位。”
相声之后很快就进入了有奖问答环节,主办方准备了水杯等实用小礼品。会回答的当场就举手答题,赢得了礼品。不会答的,也都竖起了耳朵听、动脑认真想。
来自长江大学的甘天祥在30秒内就连续答对了6道题,问及他为什么知道这些答案。他说因为平实经常看到各种工伤预防资料,加上自己是大学生,觉得今后就业有用,所以就记住了一些。
记者注意到,每个定制水杯都暗藏“安全密码”,乘客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杯身的二维码,即刻就会弹出工伤预防指南。
此外,主办方还穿插了小型专题讲座、安全警示标志识别、专家现场演示等环节,教授了如何正确搬运物品不受伤、高空作业何种姿势更安全等多个实用安全技巧。
快板声中种下“预防种子”
“工伤保险政策好,湖北人民要知晓,企业按时来参保,职工权益有依靠。认定流程不复杂,规定时间内申报,材料准备要齐全,工伤认定早知道。劳动能力来鉴定,根据等级定赔付.......”
八分钟的快板节目落幕时,座椅背后的储物袋已悄悄塞进《工伤预防手册》。来自保康县的高志伟说:"以前总觉得工伤预防是咒人,现在明白这是给家人买的‘保险单’。”
湖北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湖北人社部门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特别是面向广大务工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群体,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工伤预防寓教于乐,打通政策传达‘最后一米’。”
正如宣传折页中写的那样,“平安的务工路才是人生的幸福路”,当列车渐渐驶入朝气蓬勃的武汉,储物袋里微微露出的资料封皮,恰似点点星火,照亮着奋斗者的外出打拼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