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顾蝶)2月19日,京东、美团相继宣布将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迅速崛起,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就业群体正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
武汉市江汉区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奋力书写这份“暖新答卷”。
自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指导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江汉区迅速行动,探索实施“凝新”“暖新”“融新”三大行动,以夯实组织根基为“基”,做实关爱服务为“魂”,引导参与治理为“翼”,编织出一张覆盖广泛、温暖人心的社会支持网络,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更为构建和谐共融的城市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筑巢凝“新” 夯实组织根基
新就业群体往往流动性大,要更好地提供服务、凝聚共识,首先筑牢组织基础。以汉兴街道玉兰里社区为例,外卖员们在这里有了一个专属的“温馨港湾”——蓝骑士驿站,不仅是休息与交流的地方,更是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红色阵地。
“无论走到哪里,党员身份不能丢。有了党支部,我更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朱明,一位退役军人,言语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通过党组织的引导,外卖员们增强了归属感和自豪感,也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近年来,江汉区通过“地毯式”摸排,动态完善全区14家新业态企业、46家配送站点、3600余名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信息库。针对新就业群体分布散、流动快等特点,在万松街道、汉兴街道组建2个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搭建线上学习交流载体,推动组织工作有形有效覆盖。
同时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着力把新就业群体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或劳动模范,强化政治吸纳和政治激励,切实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拢”起来。
目前,全区已先后发展46名新就业群体党员,200余名新就业群体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新就业群体党员队伍和后备力量不断壮大。
聚力暖“新” 做实关爱服务
新就业群体的生计问题、职业发展和生活困难一直是江汉区服务工作的重点。今年2月,江汉区推出了“暖‘新’行动 善行江汉”慈善项目,目前已筹集8万余元善款,帮助生活困难的新就业群体渡过难关。
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牵头下,一份2025年江汉区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重点项目清单也同步出炉。省快递行业协会、区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包含打造网络直播共享阵地、建设“小哥食堂”、假期公益托管等9项重点服务内容。
江汉区不仅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还通过搭建“街道+部门”联合服务机制,整合39家共建单位和252家爱心商户的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维度的帮助。
77个户外工作者驿站、32个“友好小区”、11个“友好楼宇商圈”、8个小哥食堂……不断上涨的数字背后,是江汉区对新就业群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与支持。
赋能融“新” 引导参与治理
除了关爱与支持,江汉区同样注重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潜力,推动他们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组织开展“小哥有话说”、“时间银行”等激励活动,江汉区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监督员、宣传员和示范员,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其中,饿了么“蓝啦A梦”志愿服务队便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该志愿服务队不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还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助,成为了基层治理的“流动哨”。
“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看到社区变得更加美好,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饿了么“蓝啦A梦”志愿服务队队长董齐胜动情地分享道。
新就业群体的参与,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也为社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温情。
在江汉,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日常运转的“忙碌身影”,更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未来,江汉区将不断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引导广大新就业群体继续发挥职业优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汉篇章汇聚“新”力量、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