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王全兴)工程建设领域,如何实现从来回跑路送材料到云上提交的跨越?
2月18日,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档案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咸宁市自然资源部门不断创新服务平台,2024年以来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线上数据和线下纸质资料同步归集,与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该中心通过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力,实现强化科技赋能,工程审批档案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再升级,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在制度层面,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市城区工程建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方案》,明确12类工程审批证照流程,将审批档案管理嵌入工程项目全周期。
创新“工程审批档案同步管理”机制,实现从“事后补录”到“事中管控”的转变,通过数字赋能推进业务流程再优化,为工程审批规范、有序、便捷、高效办理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档案数据管控提质效,深度融合数字档案室与业务审批等系统,打通数据通道,实现系统互通、数据共享。自动抓取审批事项结果证照,审批完成即自动归档,归档效率提升80%。
将工程建设竣工档案收集环节前移至发改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等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强化工程档案数据源头管理。助力企业快办证、快融资、快投产。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时,自动关联调取8类电子证照,建设单位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材料,单个项目节省跑动次数5次以上,市场主体跑动次数减少83%,助力企业便捷高效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
截止2025年1月,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档案信息中心累计向综合档案馆提交数字化电子档案数据1631.25GB,移交文书类档案16640件、专业类档案49006卷,室藏档案数字化率达100%。
下一步,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档案信息中心将持续深化“档案同步管理”机制,探索各门类专业电子档案的在线归档,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通畅,并利用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档案查询服务的便捷性,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工程建设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档案信息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