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以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09:42 来源: 十堰日报

■ 杨君

科技创新是构建县域经济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竹溪县践行“绿水青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围绕产业企业,建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一是夯实产业基础。确立“农业打基础、工业挑大梁、商贸扩内需、文旅增活力”思路,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文旅康养、绿色食品饮料、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及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四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以做优做强贡茶、贡米、中药材三大农特产品产业为目标,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抢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及生态康养服务业新赛道。二是夯实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三堰工业园区、金铜岭工业园区的辐射引领作用,理顺竹溪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将园区打造成全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以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推进园区绿色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园区内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茶、水四大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加强园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园区科技创业企业孵化能力。三是夯实市场主体底盘。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的企业梯次培育库,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底盘。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服务工作,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递增,实现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围绕创新投入,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一是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逐步增加投入总量,保障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建设等领域发展。二是服务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全力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科技风险投资、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科创贷等科技金融服务。

围绕成果转化,增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一是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搭建各类高端产业平台,以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汇集高端人才、开展创新活动。二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向、方式。密切保持县域企业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接,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争取共享市内科研实验室等创新基础平台资源,引导创新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脐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应用。四是推进企业入驻科创供应链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在竹溪落地生根。五是充分利用北京市密云区对口协作机遇,对接有助于竹溪产业体系建设的资源,找准着力点,实施产业合作项目。

围绕人才培养,注满高质量发展“蓄水池”。一是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县”招才引智,培育一批市级以上双创战略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二是组织县域企业到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精准引才;三是建立人才库,完善人才配套资源和服务机制;四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科院等技术咨询推广服务功能,加强对茶叶、药材、菊花、生漆等领域的本土实用人才的培养,促其成为特色产业的技术骨干人才。

围绕政府主导,营造高质量发展“大生态”。一是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组织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对科技部门提请解决的有关问题及时议决,督办落实。二是加强协调和统筹,加强与招商部门、税务部门等的沟通对接,做好相关工作。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围绕县域科技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促进重大科技政策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科技奖励等普惠政策兑现落实。(作者单位:竹溪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