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王焱尧、胡小军)3月1日上午,在湖北英山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上,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说,聚力精品打造,扮靓"一座城",将英山县城打造成"大别山下秦淮河"。
郑光文认为,"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要做精"点"、串好"线"、形成"片",把英山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佳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2025年,英山县以"一河两岸"为主轴,分期建设"八大码头"(廊桥码头、游轮码头、两河口码头、一里沙码头、沿河西路码头、花海码头、南门码头、金滩码头等),规划"八大片区"(游客服务中心区、青年雅嗨基地、撸串夜市区、沙滩休闲度假区、酒吧美食部落、康养度假区、风情街、城市更新片区)。
此外,按照4A级景区标准一体化推进景观和城市建设,英山县还将主打北宋风格,延续城市文脉,留下城市记忆,打造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画卷。
当前,英山县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倒排工期,确保在4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真正把一河两岸建成"景城一体、文化植入、功能完善、业态丰富、引流消费、全域旅游"的城市"会客厅",让一河两岸"亮起来、火起来、潮起来",实现"一城山水添秀色,一河两岸火出圈",打造"大别山下秦淮河"。
英山更是儒林云集,文风鼎盛。宋朝王安石、苏轼等文学大家来此采风创作,北宋毕昇是土生土长英山人。近代,"一门三进士、同科两翰林"享誉江淮,"一县五主席,同乡两茅奖"星耀荆楚。
"英山的出路在文旅,英山将坚定不移高举‘毕昇牌’",郑光文说,北宋毕昇,作为英山独有、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文化符号,是上天赐予英山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英山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金字招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