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黄铮 通讯员 冯磊 卢志广 蔡祖峰
“我们倡议:争当文明实践行动者,争做雷锋精神传承人。”3月1日上午,咸宁市龙潭里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人头攒动,全省学雷锋岗位标兵代表、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副园长高洁宣读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学雷锋。
数千名市民齐聚龙潭里。香城都市报记者 毛亚轩 摄
当天,2025年全省“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暨咸宁市“社区文化节”文明实践活动顺利举行,文明“春风”温暖鄂南大地。
数千名市民来到龙潭里,参与现场开展的社区趣味运动会、文明集市、科技为民、健康义诊、关心关爱、中医药文化集市等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中来,传递文明风尚。
实践送来真实惠
当天,健康义诊与中医药文化集市“开市”后,咸宁市中医医院准备的各个摊位前迅速聚集了一批前来咨询、体验的居民,而推拿科摊位前排等候的市民尤其多。
家住咸安区温泉街道十六潭社区的王爱华,是一名来咸宁打拼20多年的创业者。王爱华认为咸宁十分宜居,于是将老家的父母接到这里和她一起居住,方便养老。
中医余智为王爱华的家人义诊。黄铮 摄
得知这场活动中有中医药文化集市与健康义诊环节后,王爱华专程带着父母来到了义诊摊位前,请医生为她的父母亲进行治疗。
“我今天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这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带着爸妈,就像出来玩一样,顺便就把病看了,还了解一些预防老年病的知识。”王爱华表示,这种义诊活动不仅让老人在心理上比较轻松,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让市民真真正正地得到了实惠。
不到一上午,仅推拿科这处摊位就有超过50人体验了中医预防保健、健康检查和咨询、义诊等服务。
“我们今天所有的义诊服务都是免费的,包括我们那些送出去的药品都是。”当天出诊的咸宁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余智告诉记者,对市民而言,前来体验义诊活动好处多多。
市民排队体验中医。黄铮 摄
前来提供义诊服务的科室非常全面,可以让有需要和有兴趣的市民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不同科室的服务。而有些患者则可以用轻松的心态来面对病痛,更好地认识到疾病的重要性,可以及时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前往医院接受系统治疗。
“一般来说,像这种活动,我们都会积极参加。”余智介绍,他本人已经至少参与了5场义诊活动。
除“社区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外,医院还经常组织义诊活动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走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让咸宁市的广大市民能在这一文明实践中,感受到中医的文化与实惠。
社区邻里“拧成一股绳”
在中医药文化集市旁,社区趣味运动会也吸引了许多市民参与。跳绳、投篮、踢毽子等项目前都排起了长龙,但最惹人关注的还是社区之间的拔河比赛。
趣味运动会吸引市民参与。香城都市报记者 毛亚轩 摄
挑边、列队,参赛队员咬紧牙关只等比赛开始;拿衣服、送水,社区观众在场下也没有闲着……
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队员们开始努力向后迈出沉重的步伐,观众们则卯足了劲为自己的社区助威,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欢声笑语当中,来自咸安区浮山街道的甫兴社区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本次拔河比赛的第一名。
赢下最后一场比赛后,甫兴社区居民汪金亮和队友们围在一起,分享着夺冠的喜悦。
汪金亮告诉记者,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类社区间的拔河比赛了,开始参加这类活动,主要就是想着可以强身健体,并不是想着要拿多少成绩。
后来,他在队伍当中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也感受到了不少来自这帮朋友们的关怀。
拔河比赛引围观。香城都市报记者 毛亚轩 摄
“我们在拔河的时候,这个团队协调得很好,大家在一起就很融洽,认识了之后就会不定时的聚一下,私底下的沟通交流更多了。”汪金亮介绍,大家相互认识之后,如果知道有谁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就会一起商量帮助一下。
“上个月,社区里一位业主的车突然坏了,大家知道了之后都伸出了援手,有的人还直接来帮忙推车。”汪金亮表示,通过参加这些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明显感受到社区里人与人的关系更紧密了。
拔河这项中国传统运动项目,虽然看起来规则形式很简单,但已经在咸宁市各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了崭新且巨大的作用,将一个个社区“拧成一股绳”。
身边榜样故事登上宣讲舞台
在本次活动的主舞台上,并不只有热闹的社区才艺展示。情景宣讲《一壶茶水润心田》将“凉茶奶奶”徐桂梅义务送茶35年的动人故事搬上舞台。
现年95岁的徐桂梅出生在通山县藕塘村附近一个小山村。10岁那年,她的母亲过世了;16岁那年,父亲也过世了。徐桂梅命途多舛,苦难的家庭经历,锤炼了她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的坚毅品质。
“凉茶奶奶”徐桂梅。通讯员 阮汉卿 供图
1990年,已经60岁的徐桂梅老人毅然作出一个决定,怀着感恩之心,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月初一,为过往村民和行人免费煮茶送水。
“百善能行千里路,三山共煮一壶茶。徐桂梅的善举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在她的带动下,村庄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桂梅精神’在当地流传开来,涵养了一方好风气。”咸宁市百姓宣讲员王美惠的宣讲让台下观众感触良多。
“善良从来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把一件事做到地久天长。”王美惠向大家分享的这句话,就是咸宁这片鄂南大地的真实写照。这里已涌现出“大山里的摆渡老师”王值军、“火场救娃”的舒诚树、“凉茶奶奶”徐桂梅、“白车侠”杜志军等一批“中国好人”。
他们已成为了广大市民熟知的榜样,而他们的故事也开始先后走上讲台、舞台,鼓舞更多身边的人。咸宁不仅“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更做到了“时时有雷锋”。
接下来,湖北省各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因地制宜,围绕加快支点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实践 情满荆楚”等主题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实践的浓厚氛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