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00后“数字雷锋”的社区治理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18:48 来源: 青春沙市

3月5日清晨,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西路旁的梧桐树抽了新芽。立新街道江津西路社区收到一份特殊的“青春答卷”——“00后”大学生志愿者莫明珠手写的社区实践报告。这份饱含深情的实践感悟,不仅是一份寒假作业,更是一代青年用数字技能重构邻里温情的时代宣言。

这份手写体实践报告,记录着当代青年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当智能时代撞上银发浪潮,“不会扫码”四个字成了横亘在社区老人面前的数字鸿沟。以莫明珠为代表的沙市青年志愿者没有停留在“代操作”的层面,而是带着平板电脑走进楼道,把每个操作界面截图标注,耐心的解释、细致的引导。从最初遭遇“铁将军把门”的尴尬,到后来老人们自发成为“银发反诈宣传队”,这群青年用数字助老的实际行动,在钢筋森林里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莫明珠在实践报告里写道:“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青年学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场青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沙市青年们收获的远不止感动。

寒假期间,江津西路社区青年志愿者的运动步数集体“霸榜”。日均1.5万步丈量的不仅是社区半径,更是基层治理的精度:为李奶奶调试手机字体足足花了27分钟,帮王爷爷找回微信零钱修改了8次验证码,在解决34件“指尖难题”的过程中,青年们发现92%的老人都遭遇过“验证码恐惧症”。青年志愿者在解决老人手机缴费、软件操作等“小问题”中,正悄然完成社会治理的“大课题”。江津西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倩表示:“这些带着体温的数据,最终将转化为我们社区‘银龄数字课堂’的课程表,让技术适老化普及有了精准坐标”。

长江春潮涌动的时节,青年志愿者在社区种下的不只是技术帮扶的种子。那些俯身倾听的姿态、指尖传递的温度、数据编织的纽带,正在重构数字时代的邻里伦理。当“00后”用青春代码重写雷锋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年轻化表达,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温情转身。每一份微光,都能让这座城市更温暖。每一次弯腰,都在让理想扎根生长。

(来源:青春沙市、立新街道团工委,刘喻、谢俊洋)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