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吴亚玲)一季度作为全年经济的“试金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咸丰县积极探索“三微工作法”激活公共资源交易新动能,助力县域经济实现“开门红”。
“微创新”优化流程
年初以来,咸丰县将“微创新”思维融入公共资源交易流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服务重大项目发力。
当面对“湖北省咸丰县后家河水库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这一特殊的国债项目和关乎民生的重点工程时,传统服务模式的短板暴露无遗。项目前期筹备阶段,沟通环节复杂,信息传递不畅,项目推进曾受阻。
为此,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招投标股股长张亮带领股室深入分析项目特性和需求,组建项目服务QQ群,将项目业主、代理机构、设计单位等各方汇聚,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同时,精心制作项目进度跟踪表,从筹备到开标各个环节细化拆分,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人。
过去的同类型项目,在前期筹备沟通环节可能需要一到两周,如今借助创新模式,短短3天就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微服务”精准对接
在“微服务”板块,该中心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准对接项目需求。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工程项目,中心在实行延时服务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
“咸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EPC)”是这一机制的成功范例。党员业务骨干、该中心产权交易股股长李英负责此项目时,发现业主和代理机构对招投标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了解甚少,致使前期准备工作停滞不前。
于是,李英主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耐心细致地讲解招投标流程、文件编制要点及注意事项。项目挂网前夕,部分资料格式出现问题,李英陪着业主加班修改,确保项目顺利挂网。
“微改革”提升效能
通过“标后告知书”、建立项目跟踪工作台账等方式,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微改革”,延伸触角、提升服务。过去,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部分采购人对后续工作流程不清楚,造成合同签订和公告超出规定时限、履约验收不及时、项目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该中心政府采购股股长陈磊主动作为谋改革,编制“标后告知书”将合同签订、履约验收、付款要求、档案管理等后续工作流程、时间节点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书面告知采购人。同时,探索建立采购项目跟踪工作台账,除现有的采购项目情况、采购方式、预算金额、成交中标信息外,新增合同签订时间、履约问题反馈等内容形成全过程跟踪服务管理台账,做到服务再延伸。
通过“三微工作法”的实施,该中心今年完成交易项目12个,交易额4.6244亿元;同比增长约3000万元,增长率6%,创同期历史最高交易额。
咸丰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微创新”优化流程、“微服务”精准对接、“微改革”提升效能,用好“三微工作法”跑出服务项目发展“加速度”,为实现全年经济高开稳走奠定基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