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盛迷、张艺馨 、杨子漩)近日,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测土配肥数智中心“玉露管家”大数据平台大屏上,50亩试点茶园土壤墒情、虫害预警、气象变化等参数跃然眼前。
以恩施州首个测土配肥数智中心建设为突破口,芭蕉侗族乡通过校政企合作,构建智慧茶业全产业链,成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20%的亩均增产效益。全乡18个村(社区)合资成立的村集体联合经营公司——恩施市石榴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榴籽公司)年保底分红从零到10万元;农资销售提成两年翻五番,2024年营业额增至1300万元,成功长出了“市场腿”。
破局之道:“技术+资源”双轮驱动
“‘玉露管家’上线两年,采集了丰富的基础数据。”石榴籽公司总经理陈家浩说,未来,手机终端将应用到茶叶管理、社会化服务等领域,覆盖全乡11万亩茶园和6万多名茶农。
早在2010年,陈家浩返乡创业,是年存栏1500头生猪的“新农人”,成为一方致富带头人。2018年,年轻有为的他担任甘溪村党支部书记。2022年5月,芭蕉侗族乡18个村(社区)共同出资设立石榴籽公司,踏实肯干、富有经营头脑的陈家浩又被推选为石榴籽公司总经理之一。
通过农产品销售、生态旅游观光、农资销售等业务,石榴籽公司成功打开了市场。在武汉大学的帮扶下,每年有800多万元的农产品进入武汉大学的自强超市门店。两年时间,公司总营业额达2500万元。
发展并非一路坦途。“销售利润微薄,农资合作厂家距离远,产品质量难以把控。”陈家浩坦言,公司一度陷入迷茫。
陈家浩(右一)正在介绍玉露管家大数据平台大屏。
如何突破困境,石榴籽公司一直在谋求出路。
转机出现在2023年初。陈家浩得知,致力于肥料生产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地整治服务等业务的湖北沃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陈家浩心想“机会来了!”同年3月,在乡党委书记朱永恒带领下,芭蕉侗族乡招商分队赴重庆考察,双方决定由湖北沃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石榴籽公司以资源形式入股,共同成立恩施石榴籽数生慧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生慧农)。
“合作解决了村集体联合经营公司缺乏实体的问题,让石榴籽公司拥有了研发、技术、销售等专业团队。”陈家浩说,石榴籽公司每年的保底分红达到了10万元,叠加8%的农资销售提成,告别“等靠要”,实现“造血”。
造血路径:一级代理商促销“定制肥料”
2024年4月,在白果树村,占地2000平方米的智慧测土生态配肥中心投入使用,成为恩施州首个测土配肥数智项目,年产能3万吨。
“选定1万亩茶园作为试验田。”中心负责人杨作炜拿出一叠土壤检测报告,对比不同村土壤的PH值,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等含量。他说,数生慧农专家团队针对不同土壤进行肥料定制,满足茶叶生长需求,有助于修复土壤结构,提升茶叶品质。
茶园“营养餐”从车间直达田间地头,石榴籽公司成为恩施石榴籽数生慧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级代理商,全乡120名村干部组成石榴籽公司强大的销售团队。
“这是我们全乡6万多人的公司,肥料都是定制的。”今年59岁的寨湾村村委会副书记陈立新是大家口中的“销冠”。2024年全村卖了2707包测土配方肥,他一个人就卖了1800包。
测土配肥料装车运输。(卢树彬 摄)
陈立新第一时间“以身试法”,家里的8亩茶连续两年施用测土配方肥,掌握了施肥技巧。“没得效,你找我。”他经常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宣讲政策、跟踪服务。
“2023年卖125元/包,2024年降至115元/包,公司每包让利10元。”陈立新跟乡亲们算账,一亩需要5至8包肥料,每亩可以节省100元。
“以前凭经验,现在靠数据。”今年70岁的农艺农技专家肖昌寿笑着竖起拇指,使用了测土配方肥的茶园,出芽率高、叶片饱满,每亩茶园芽头数由原先的107万粒增长至128.7万粒,品质和产量提升了20%。
肖昌寿和另外3名退休老干部被公司聘用为农技专家,专职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今年,他们已经开展103场茶叶技能培训。
从2022年的农资销售不足1万包,到2024年卖出4.5万包测土配方施肥。如今,芭蕉侗族乡3万亩茶园用上了测土配方肥,拥有近30%的市场占有率。
蜕变之路:市场化分红 激发内生动力
“分红榜就是成绩单!”今年4月,石榴籽公司将对2024年度120万元的“蛋糕”进行合理分配。
“二凤岩村增至8万元,朱砂溪村保持11万元。”陈家浩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是120名村干部“跑”出来的成绩,更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为了公平起见,大家约定,农资销售以村为单位,不能“跨界”。
“全乡‘一盘棋’,真正实现互利共赢。”陈家浩介绍说,石榴籽公司明确了两次分配原则,第一次分配“效率优先”——销售团队按营业额10%予以奖励;第二次分配“公平托底”——利润按“433”分配——40%反哺18个村集体,30%激励村干部,30%注入发展基金。
石榴籽公司组织开展的技术培训。
“分红资金用来支付垃圾清运费。”高拱桥村会计谢良芳翻着账本说,2023年,高拱桥村分红68126元,大都用作了公益事业。
一个个分红数据,如同乡村振兴的脉搏在跃动。
面对未来,陈家浩既满怀信心又保持警醒。为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建立“1+3+18+N”的服务架构,其中“1”代表智慧测土生态配肥中心,“3”指公司三个总经理分别联系三大片区,“18”代表18个村级服务站,而“N”则涵盖了党员、村民代表和茶叶大户等多元力量,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全乡的服务网络,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引入文旅企业,合作成立了恩施市侗情芭蕉文旅有限公司,探索茶旅融合的新路径。”陈家浩说,公司还计划与硒茶集团携手,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茶叶种植水平,持续做强“绿色经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