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通城县寺背村村民吴海返乡创业,让百亩荒山种满“黄金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14:37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刘建平 易玲)3月18日,气温回升,春茶进入采摘期,通城县四庄乡寺背村卧龙沟生态有机茶业专业合作社的茶农们,正抢采春茶供应市场。

微信图片_20250318213519.jpg.jpg

四庄乡寺背村卧龙沟茶农采茶忙。通讯员 刘建平 摄

而七年前的卧龙沟还是一片荒凉,百亩荒山如何在短短几年间发生变化?村民吴海的返乡创业,让这个山沟沟里的乡村实现华丽转身。

返乡创业,荒山种出黄金叶

1963年,吴海出生在四庄乡寺背村一个农民家庭里,由于家庭贫穷,很早就缀学谋生。

80年代初,通城茶业风生水起,吴海跟着自己的表哥外出跑茶叶销售。凭着诚信和执着,1990年,吴海在北京和10家单位签订了茶叶供销协议,在首都茶叶市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并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开起了茶庄。

“光靠销售大众化的茶叶不是长久之计,亲身种茶制茶才能施展自己的拳脚,劈出新天地。”经过再三考虑,吴海决定回乡创办自己的茶叶品牌。

2017年底,吴海带着茶叶销售的经验、市场信息和资金回到家乡,在寺背村流转近百亩荒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开始种植安吉白茶、龙井长叶等高端茶叶。

微信图片_20250318213524.jpg

吴海在检查今年的新茶。通讯员 刘建平 摄

回忆起创业初的艰辛,吴海仍然心有余悸。茶苗下地后,他夜里打着手电筒,查看茶园里有无虫害,请人工适时施肥、锄草和中耕。后来他还尝试在茶园里植树、养鹅、养鸡,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解决了虫害草荒问题。

2020年,茶叶种出来了,吴海花了十多万买来各类制茶设备,还找了通城县有名的制茶能手拜师学艺,特产局专业人员也经常上门进行技术术指导。慢慢地,他的茶叶越做越好。

自创品牌,“水公主”市场起舞

2020年,合作社成功注册“水公主”商标,标志着合作社正式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

卧龙沟生态有机茶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在于其对质量的坚持。吴海始终坚持以生态有机为理念,致力于种植高品质的生态有机茶叶,如今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提起自创品牌“水公主”的来历,没读过多少书的吴海,指着水杯中泡开的茶叶略带诗意地说:“你看,茶叶在温水中舒展翻腾,不正像一个柔情似水的‘水公主’吗?”

微信图片_20250318213528.jpg.jpg

组织茶农抢采早春茶供应市场。通讯员 刘建平 摄

据介绍,“水公主”牌明前茶富含硒、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硒的含量高,是常规茶叶的两倍以上。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茶制出来自然也不愁销路。今年茶叶进入丰产期,加之他在外多年的销售经验,目前订单满满。茶叶大多销到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山西太原等地,供不应求。

联农带农,致富路上茶满香

吴海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种植茶叶从整地、造林、抚育管理到茶叶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主要来自当地脱贫户,茶园提供的工作岗位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

每年茶叶采摘繁忙时,合作社吸收了不少村民前来茶园采摘,采摘效率高的,一天可以赚到近300元钱,低的最少也可赚到百多元。

此外,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土地”的模式,吴海还指导农户种出优质茶叶,再由合作社进行统一回收加工,最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从而带动周边农户种茶致富,共享茶叶致富路。

微信图片_20250318213531.jpg.jpg

春茶进入采摘期,茶农上山采茶忙。通讯员 刘建平 摄

从2019年开始,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20户贫困户摘帽,每年联农带农,支付农民各项工资近百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实干出精品,行稳路更长。年过六旬的吴海目光坚定:“下一步就是把茶园管理好,把品质搞好,赢得更多客户,抱团发展,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