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党建引领深山巨变 八年攻坚铸就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18:2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洪叶、谌刚)初春的阳光西斜,沿着碉堡村的村道漫步,柑橘园树苗吐新绿,农户忙着给果树修枝整形、施用春肥,欢声笑语回荡山谷。远处,细杉村的茶园连片成海,青翠的茶树间,“健康手绘长廊”与“健康文化展牌”相映成趣,村民们正在新建的篮球场上嬉戏追逐。山的另一边,渔山村泥泞的土路已变成柏油路,过河索道钢索焕然一新,货物运输钢棚下,满载农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

碉堡村白族群众演唱白族山歌.jpg.jpg

碉堡村白族群众演唱白族山歌。(通讯员供图)

这些变化,凝结着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州卫健委”)驻村工作队八年如一日的坚守——2017年至2025年间,这支21人组成的攻坚队伍累计行程超35万公里,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深山里书写脱贫答卷,描绘了振兴蓝图。

支部联建聚合力

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共治”的治理突围  

“支部建在攻坚一线,党旗插到农户门前!”2018年那个炎炎夏日,正在碉堡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段怀刚在村民大会上喊出这句话时,台下20多名党员的目光中夹杂着疑虑。彼时,2018年碉堡村村委换届选举,因没有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人心涣散,凝聚力不足。  

破局始于“双支部联建”机制的推行。州卫健委机关党支部与碉堡村党支部结对后,卫健系统的党建经验如活水注入:联合主题党日上,机关干部教村干部使用“学习强国”平台,村医分享慢性病管理经验,党员积分制管理让“在位不在岗”的现象彻底消失,6名后备干部在火线考验中脱颖而出。  

2019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冲毁了村里的蓄水池。凌晨3点,段怀刚带着12名队员冒雨抢修,泥水裹着碎石划破了防护服,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火光。

“段书记,您这腿刚做完手术……”在村医哽咽声中,大家硬是在次日凌晨5点前恢复了供水。  

碉堡村农家书屋.png.png

碉堡村农家书屋。(通讯员供图)

如今,走进碉堡村党群服务中心,全新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崭新的门牌、靓丽整洁的环境、设备齐全的便民服务站、可以联网获取海量资源的农家书屋,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来来往往的办事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

碉堡村还结合新时代文明所站建设,将服务延伸到农民家门口。

村民老张高兴地介绍说:“上周我家水管漏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点单’平台点个单,第二天就有人上门修了!”  

八年来,工作队在该乡细杉村、碉堡村、渔山村创下多项基层治理纪录:队员年均驻村280天,到驻点村单边平均车程6小时;累计召开院坝会、屋场会87场,化解矛盾纠纷31起,实现群众诉求48小时响应办结。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00余次,精准识别并解决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急难愁盼”问题41项,干群关系日益紧密。

产业扶贫开新局

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之路 

2024年12月14日,在铁炉白族乡碉堡村六组村民的柑橘园里,黄澄澄的椪柑挂满了枝头,惹人喜爱。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田地,拿着剪子穿梭其间,进行椪柑的采摘。

11碉堡村优质椪柑基地(1).jpg.jpg

碉堡村优质椪柑基地。(通讯供图)

村民刘香菊捧着刚摘下的椪柑,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每斤能卖1.5到3块,家里光靠这个就增收了1万多块!”  

碉堡村椪柑现今有1300亩,椪柑营养丰富、甘甜可口,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自主采摘、上门收购等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完成椪柑交易。

这一变化,源于州卫健委驻村工作队推行的“差异化奖补+合作社联营+消费帮扶升级”模式。差异化奖补调动农户积极性,新种柑橘每株补1元、茶叶每亩补100元,累计发放补贴3.5万元,带动全乡新增柑橘3.3万株、茶叶208亩;合作社联营激活经济“一池春水”,成立专业合作社2家,带动3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博爱家园”项目引入企业技术支持,实现年分红5000元,破解集体经济“空壳”难题;消费帮扶为农产品销售“加速度”,组织开展村农副产品上网销售,组织人员参加“832”消费扶贫平台注册、网上销售等工作。自2018年以来,联系省州医疗卫生单位通过“832”平台累计为铁炉白族乡销售柑橘约50万余斤,带动2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

自驻村以来,州卫生健康委累计在三个帮扶村投入近200万元,以“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分别为渔山村和碉堡村争取“草根”创业基金10万元用于村产业发展,直接出资为铁炉实施“雪亮”工程捐助10万元。在渔山村,30万元新建的标准化卫生室和村委会广场成为民生地标;3.8万元更换的过河索道钢索和货物运输钢棚,解决了村民出行安全隐患,碉堡村则通过13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硬化公路、整治河堤、修建文体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健康守护暖民心

从“健康普及”到“全域防护”的生命防线 

走进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茶园连片,青翠遍野,饱含健康理念的宣传展牌和健康文化墙映入眼帘,与青翠的茶园组成一幅清秀的画卷。

为切实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使卫生、健康、科普知识深入基层,州卫健委、州卫健委驻细杉村工作队多方协调,积极争取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支持,在细杉村大力打造卫生健康文化宣传阵地。

卫生健康文化宣传阵地.png.png

卫生健康文化宣传阵地。(通讯供图)

该项目由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牵头,州卫健委、驻村工作队、细杉村村支“两委”积极配合,在细杉村群众密集场所,建设了多处“健康手绘长廊”“健康文化展牌”以及“健康小屋”,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卫生健康文化,普及养生保健、慢病防治等知识。同时,在村委会还建设了“健康大讲堂”健康知识宣讲阵地。该项目已于2024年12月22日建设竣工。

细杉村“健康手绘长廊”.png.png

细杉村“健康手绘长廊”。(通讯供图)

健康扶贫的“升级版”远不止于此,从“健康知识宣讲普及”到“全域防护”,州卫健委构筑了一整套全方位健康防线:秉持预防先行的理念,州卫健委为12名村医开展急救培训,支持资金25万元用于购买救护车辆,累计建立慢病档案1392余份,让深山群众共享健康中国成果。在兜底保障方面,协调州红十字会累计发放家庭包43个,州计生协会为128户困难家庭购买意外险,构筑起多重防护网。州卫健委还关注心理健康,弘扬文明新风,环境整治与文明新风培育同步推进,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行为,评选“最清洁户”倡导卫生习惯,通过“红黑榜”评选、“无事酒”整治,村民们逐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结合文艺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健康扶贫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正在细杉村驻村的工作队队长谌刚表示,健康扶贫不止步于治病救人,更要从建强组织入手,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扮靓村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从35万公里山路到200万元民生投入,从组织涣散到产业兴旺,从病有所医到全域健康,铁炉白族乡的变迁是党建引领与精准施策的生动注脚,也是所有驻村工作队员无私奉献的结晶。未来,这份“深山答卷”将在铁炉白族乡这片沃土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恩施州支点建设贡献铁炉力量。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