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果子熟了无糖茶以樱花为媒,创新口味提振年轻人文旅消费热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17:19 来源:

三月的武汉,樱花如雪,游人如织。去年武汉的樱花季,仅东湖风景区游客量就超700万人次,今年热度正在持续攀升,尤其天气转暖后,将迎来大批旅行团。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赏樱客手中多了一瓶“樱花乌龙”风味的无糖茶——国产新锐饮料品牌果子熟了无糖茶推出的城市限定款产品。近日,在武汉的一家Today便利店中,该产品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争相购买。

从枝头绽放的樱花到瓶中浮动的茶香,一朵花正在撬动文旅融合与商业创新的双重变革。除了城市限定产品,果子熟了无糖茶还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借樱花风筝将春日的美好祝福传递给更多其他地区可能暂时无法赏樱的人,以 “创新+文化+在地化” 的组合拳,让樱花正从观赏性景观演变为可品、可触、可传播的消费符号。这场由年轻消费力驱动的“樱花经济”热潮,折射出文化IP与商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趋势。

樱花IP裂变:年轻人消费场景升级

“喝一口樱花乌龙,仿佛把武汉的春天带在了身边。”3月16日,在武汉Today便利店华侨城店举办的 “一日店长” 活动现场,00后消费者李欣(化名)展示着刚购买的果子熟了无糖茶城市限定茶饮。在当天的活动上,中荷混血青年蔡延希的现身引发了年轻粉丝们的驻足和互动。货架上,果子熟了无糖茶的樱花乌龙风味不断被售罄,店员只好不停补货并调侃:“这比樱花雨落得还快!”

发生在武汉的这番城中热事的背后,是一个品牌对年轻消费趋势的精准洞察。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产品功能属性正逐渐让位于情感价值与文化认同。

据了解,果子熟了无糖茶今年樱花季推出的城市限定系列,以 “中国茶+樱花” 为配方逻辑,分别在武汉、上海、西安等地推出樱花风味限定。这种将地方文化基因注入产品设计的策略既满足了年轻人对 “城市限定款” 的个性追求,也通过味觉记忆强化了地域认同。

这场由果子熟了无糖茶发起“一口樱花到春天”的活动,暗藏着消费场景升级的密码:在武汉、上海、西安等地的街头、公园、景区里是真实的樱花树,便利店商超货架上是用樱花风味重构的茶饮,年轻人购买的不再是单一商品,而是 “樱花季限定” 的稀缺感以及城市文旅的沉浸式体验。

樱花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释放年轻消费活力

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看,“樱花经济”早已从某一个城市的单点爆发演变为多城联动:2025年3月至4月,武汉市整合文旅体商演全域要素,打造“浪漫武汉 一路生花”主题,推出100多项活动;“2025上海樱花节”近期也正式在上海顾村公园启幕,今年还全新推出夜赏樱花活动。

当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早樱刚露粉白,便利店冰柜已换上“樱花白茶”;西安青龙寺千年古樱绽放时,“唐樱白茶”限定款同步上市。地方政府力推樱花经济的背景下,果子熟了无糖茶的“城市限定”策略显现出精准卡位:用地域限定风味填补无糖茶樱花风味的市场空白,重新解构了传统茶饮的形态。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既让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也让品牌借势城市IP实现破圈传播。

随着樱花主题活动、果子熟了无糖茶“樱花乌龙”等限定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出圈,武汉也迎来了“泼天的流量”。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武汉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近一倍,武汉赏花游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超5倍,武汉近一周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涨超50%,印证着 “樱花经济” 正从景区向城市毛细血管渗透。

将樱花风味融入传统茶饮,打造独树一帜的樱花风味无糖茶产品,果子熟了无糖茶呼应了年轻人对多元茶饮的需求,又巧妙嫁接城市文化记忆。这场"樱花+无糖茶"的跨界实验,不仅让游客带走樱花的味觉印象,更让不少消费者在城市符号中找到情感共鸣与消费归属。

文旅助推城市出圈,创新产品提振消费

“樱花经济”的火爆,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两大趋势。

一是文旅产业从"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型,游客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而是追求深度体验与情感连接;二是国产年轻品牌愈发擅长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消费语言,通过场景创新激活存量市场。

对于各地城市而言,"樱花+"的探索具有多重意义,文旅产业正在打破“门票经济”的刻板印象,转向“樱花+茶饮”“樱花+汉服”等复合型消费,让樱花从自然景观升华为城市精神符号,凝聚市民认同感,增强城市软实力。年轻品牌则通过产品创新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语言,果子熟了无糖茶以“中国茶+花香”开辟的新赛道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围绕城市IP开发创意产品,形成“以文旅促进文创,用商业激活城市"的良性循环。

有业内人士表示,樱花从自然景观升级为文化资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政府则借势优化消费结构,在三方合力下,城市发展与提振消费的终极关系不是借一朵花的盛开,而是种出一片共生共长的“产业森林”。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