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AI实践课堂赋能项目式教学 让普通话“遍地开花”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18:1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于超、姜红梅)“在我们面前,这座高耸的门楼就是墨冲楼,墨在土家语中是天的意思,冲则是连接的意思……”近日,在恩施土司城景区的墨冲楼前,来自湖北恩施学院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化身景区讲解员,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解说着墨冲楼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同学们在“语言能力训练”课程老师的带领下,在“AI+普通话”新模式的指引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实践课。

恩施学院图片1.png.png

此次实践课依托AI普通话语音测评系统,通过 “智能分层 - 项目驱动 - 个性训练” 的创新模式,构建了“领学互助、协作共进” 的学习生态。

“传统教学过度聚焦发音准确性,却忽视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多维属性。”该课程团队负责人姜红梅表示,此次实践打破了“课堂标准音,生活方言化”的割裂困境。学生反馈实践后普通话流畅度明显提高,对地方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据悉,该校“语言能力训练”已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完成了省教育厅百校联百县“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项目结项。

恩施学院图片2.png.png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的内容、模式、方法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拓展了路径。“未来,学校相关团队还将继续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恩施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负责人介绍道。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