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滚动播报

兴产业·建支点 | 果甜茶香蔬鲜!土地里长满“金疙瘩”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18:1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开栏的话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是助推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孝感市聚焦“4+2”主导产业,加快推动纺织服装、纸(卫)塑包装、盐磷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扩量提质,推动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以推动主导产业规模、能级、质效有力提升。

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如何蓬勃发展?即日起,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策划推出《兴产业·建支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9d33415afab0d5b366abcd6d2a53374_1802X437_20250325160924

醉美三月,柳绿桃红,暖日融融。正值农忙好时节,孝昌县各乡镇田间地头一派忙碌。

有的在粉红如绮霞的桃花林旁摆摊接待八方游客,有的穿梭在茶树丛里采摘新芽,有的在大棚里忙着采、装、运蔬菜……这片土地以果、茶、蔬等“土特产”为依托,源源不断地“长”出“金疙瘩”,推动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

近年来,孝昌县委、县政府坚持学用“千万工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聚焦“五个一强链工程”,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攻坚行动,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以粮食生产为主,宜粮则粮、宜茶则茶、宜果则果的特色农业发展之道。

颗颗甜果“链”起致富路

眼下,孝昌全县8万余亩桃花竞相盛放,各桃园种植基地里已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八方游客寻花而来。

3月24日,家住丰山镇祝河村的种植户李静正在自家门前清洗水果,为游客提供贴心的休憩补给。“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来村里看花游客都特别多,络绎不绝。”李静笑着说,待到桃子成熟时,游客就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据了解,孝昌本地老品种血桃因其脆甜多汁、肉质细嫩,让不少消费者对血桃情有独钟。李静在2018年回乡后,通过自学及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成功借助电商打开了血桃的销售市场。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投身血桃种植。

“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是血桃丰收的季节,仅一个月时间,全村收入就能达到300余万元。”李静介绍,现在全村56户村民都在种桃,还将之前撂荒的山地重新开垦出100多亩,扩大种植规模,让这片土地孕育出更多的财富。

近年来,丰山镇依托区位优势,以“桃产业+”为方向,已多次举办桃花文化旅游节、直播采摘节以及全省桃产业交流会等;培育和引进血桃、蟠桃、黄桃等76个名优新品种,获得专利20项,拥有七仙红桃园、孝丰田园等桃产业市场主体20余家,形成了七仙红桃桃产业品牌制定行业体系标准。

“基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培育了十余个特色品种,研发的红肉桃、黄桃、蟠桃等已在市面上已获得诸多消费者的认可。”湖北孝丰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恒介绍,在产能提升上,基地还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和病虫害;引入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等先进技术,使亩产提高了20%,年产值已达200余万元。

丰山镇党委书记陈义文说,今后将持续打好特色牌,做足“桃文章”,全力推进“桃源小镇·最美丰山”建设,助力桃产业向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升级、文旅融合。

目前,全县年产鲜桃10万吨,开发出桃胶、桃木、桃艺等系列产品,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达16亿元。

但孝昌的果,又何止桃呢?

在华中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精品果园——孝昌韵鹤生态园,这里种有1000亩左右的克瑞森、美人指、蓝宝石等十余个“高奢”葡萄品种。园内还广泛栽植了草莓、樱桃、翠冠梨等多种水果,凭借科学的种植安排与精细管理,实现一年四季均有新鲜水果供应。

“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就会吸引武汉、信阳等地大量游客前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孝感韵鹤生态园经营部负责人左仁山介绍,仅葡萄一个品类,产值就已达3000万元。如今,生态园已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发家致富,让昔日的抛荒地变成了休闲旅游致富宝地,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片片茶叶“泡”出幸福汤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于国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味剂。

孝昌的片片茶叶,点缀着百姓的馥郁生活,也撑起一方“土特产”招牌,“泡”出了一碗碗幸福汤。

孝昌县周巷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这里低山丘陵、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雨量丰沛,适宜茶叶生长。早在明朝时期,该镇茶叶种植就已兴起,茶香撩动着无数文人墨客,引得诗画佳作频出。

走进位于孝昌县周巷镇荣华村的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迎春俏立,长势喜人,茶农背着茶篓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一片片春茶嫩芽。

“现在采摘的是明前茶,一叶一心,一天能摘七八斤左右的茶叶,35块钱一斤,收入可以达到二三百元。”采茶工人黄大叔说。

像黄大叔一样,除采摘自家种植的茶叶外,每年采茶季都有不少本地群众来到茶园采茶,既能稳定增收,又能兼顾家里。

茶产业的发展,让周巷镇诞生了众多茶叶种植合作社和企业。湖北尖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园基地、茶叶加工、茶叶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负责人黄山说,当前茶叶种植基地有3000亩,带领农户种植茶叶面积近6000亩,为茶农人均增收近5000元。

种好茶,还要用好茶。近年来,孝昌县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实施科技兴茶,开展优质高效栽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茶叶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实现从“一叶生”到“百业兴”的嬗变。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孝昌积极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将“楚天凤凰山茶”发展为全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坚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促进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打响茶叶公共品牌,努力建成茶叶大县、茶叶强县。

一片小小的茶叶,带活了一方山水。茶叶已成为孝昌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0万亩,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等10多个品种,茶叶年均产量约1866吨,带动10万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筐筐鲜蔬“装”满富足景

在孝昌县一致村的九丰智慧农业产业园里,全环境智能温室大棚整齐地挺立田间,棚内奶油生菜、水芹、苦菊等蔬菜鲜嫩欲滴、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有序除草、整枝、采摘,现场繁忙而有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该村紧邻孝昌县城区,城区人口众多,蔬菜销路有保障,地理优势显著。既有“水”又有“地”,一致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蔬菜种植历史悠久。

但因缺乏种植技术、品种低端、销路狭窄等原因,产业发展一度陷入瓶颈,亟待破局。

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北孝泽农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上海枫泾九丰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成立孝昌九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了10万平方米全环境智能温室、35万平方米冬暖式日光温室、50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打造大型现代化智慧农业。

“智能温室里面主要种有黄瓜、西红柿等100多个蔬菜品种。”湖北孝泽农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拥军说,园区蔬菜除网络订单式销售外,主要销往大型商超、首衡城,因口感好、品质上乘,供不应求。

大棚成了“致富棚”,“菜篮子”里满载“富足梦”。据了解,产业园在聚焦高端蔬菜种植加工的同时,还盘活闲置房屋资源,有机植入民宿、餐饮、电商、研学、科普等多元业态,以农带旅、农旅融合,带动辖区群众就业增收,打造一座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民宿”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综合体,成为助推孝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亚舟说,孝昌积极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资源,聚集要素保障,支持果、茶、蔬、苗木等优势产业发展,先后培育七仙红、楚天凤凰山茶等2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支持优势企业上下游整合,做强农业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土特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今后,将持续聚焦“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定位,以培育和壮大“土特产”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为建设新时代湖北鱼米之乡做出孝昌贡献。

策划:左砚文、沈多奇

记者:杨卓玉、李好

通讯员:李健初、陈园、刘杨、杨斌

出品:中共孝昌县委宣传部、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孝昌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