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省社科联第二届网评大赛 ㊸】于时代潮头振臂,让思想火种燎原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2日19:3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穿越历史的浩渺烟海,这句千古名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刻诠释着思想的伟大力量。古往今来,思想宛如熠熠星辰,高悬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苍穹之上,引领着时代的航船破浪前行。在新时代的澎湃浪潮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毅然肩负起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的神圣使命,他们是时代的瞭望者,更是思想的播种者。

立时代潮头,需以敏锐目光穿透表象,直击时代的核心议题。当今时代,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区冲突频繁发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置身事外,而应深入到时代的漩涡中心,精准捕捉那些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关键问题。例如,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面前,如何从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国际关系等多维度进行反思与重构;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怎样保障公民的数字权利、维护网络安全以及应对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只有聚焦这些时代难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战略建议,成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

发思想先声,要敢于向传统观念宣战,打破学术的陈规陋习。思想的进步往往源于对既有认知的挑战与突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传统理论和观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 “敢为天下先” 的勇气,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以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精神审视一切。以经济学领域为例,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过于强调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而忽视了制度创新、文化价值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勇于突破传统框架,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历史学研究中,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方法不断颠覆人们对历史的固有认知,让我们得以从更全面、更真实的角度去了解过去。这种创新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思想的火花在学术的天空中持续闪耀。

让思想火种燎原,需搭建多元桥梁,跨越学术与大众的鸿沟。哲学社会科学不应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而应是照亮大众生活的火炬。然而,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以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呈现,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思想的火种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掌握通俗化表达的艺术,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音频节目,以故事化、案例化的方式解读学术成果;也可以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讲座和交流活动,让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还应加强与文学、艺术、传媒等领域的合作,通过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等形式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精髓,激发大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只有让思想真正走进大众,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时代呼唤思想,思想引领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时代的思想引擎,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此刻,绝非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之时,而是需要我们挺身而出,以无畏的勇气、卓越的智慧,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发出振聋发聩的思想强音,让思想的火种呈燎原之势,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壤 。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梅慈宇(枝江市问安镇人民政府)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