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美丽十堰我的家系列报道12 独山存古韵 沃野绘丰年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10:33 来源: 十堰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 韩玉砚

4月4日,记者走进竹山县秦古镇独山村,于高处眺望,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跃然眼前:在一块高耸开阔的平地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肆意绽放,如同大地的调色盘,将古朴的村落、蜿蜒的山径、层叠的田畴精心装点。

置身村落,一栋栋土墙黑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在风雨洗礼和岁月雕琢下,更显沧桑古朴、深邃悠远。

独山村是当地张氏聚族而居300多年的“中国传统村落”。村中至今保存着完好的家族祠堂、古民居等建筑,其规模宏大、设计巧妙、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趣和艺术价值。

鳞次栉比的深宅大院,世代相传的迁徙记忆,既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又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亦是浓厚乡愁的“见证者”。

300多年前的独山村,是一个完整的家族聚落。连片分布6栋两进式天井四合院建筑、1座张氏宗祠,清末又新建2栋一进式联体天井院,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

现存的一座石门上刻有精美图案、纹饰,上方石匾刻有“爽挹西山”四字,字体苍劲有力、雄浑大气。四合院的屋檐下方有四扇砖雕漏窗,分别刻有“忠、厚、传、家”四字。据推测,在已经拆除的房屋右侧房檐下,应对应刻着“诗、书、继、世”四字,取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独山村的故事要从18世纪说起。当时,居住在麻城的张氏自戎、自華、自信三兄弟“逃居竹”,“迁居竹西长岭沟,继迁独山庄”。张氏先祖在“众山纡徐葱翠而四围环绕”的独山村,“去荆棘、兴土木,集族而比宇焉”。几百年来,以诚实忠厚著称的独山村张氏族人崇尚和秉持“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传统,“服田力穑,说礼敦诗,椒衍瓜绵,人文蔚起,一时称盛族焉”。

以独山村为“发源地”,张氏向周边地区开枝散叶。如今,在竹山县秦古镇、擂鼓镇、宝丰镇,竹溪县水坪镇、县河镇、泉溪镇、丰溪镇、龙坝镇,以及陕西省平利县、白河县等地,都有张氏族人分布。

独山村虽“古”,但漫步其中,却能真切地感受到洋溢着的振兴气息。“等到5月份,这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将变成绿油油的稻田。”10多年前,湖北胜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仁生看中独山村海拔高、水质净、土壤肥的独特优势,承包当地100多亩荒地打造水稻田,产出的优质香米,能卖到每公斤20多元。

近几年,王仁生又流转近400亩土地,打造高端农田。“土地流转不仅盘活资源,还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王仁生说,当地农户除获得租金收入外,在插秧季、收割季还可以到农田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租金保底+务工增收”的双重收益。

山美、村美、人更美。近年来,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推动下,在文明乡风的浸润下,独山村群众走上了“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的新路,日子一天比一天美。

无人机视角下的独山村风景如画,令人沉醉。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