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问起江南的诗意栖居,我定会向你轻诵:“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句镌刻在鄂州西山武昌楼石壁上的诗句,是千年文脉的回响,亦是鄂城写给世界的情书。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我想带你走进这座“湖北之根,武昌之源”的小城,触摸她的灵魂、诗意、烟火。
爱她厚重深邃的历史积淀
鄂城的文化,是青铜镜里沉淀的千年倒影。漫步西山风景区,九曲亭畔的松涛声中,仿佛能听见苏轼“把酒临风”的吟啸;观音阁临江而立,700年不倒的传奇,让“万里长江第一阁”成为时光的注脚。吴王避暑宫的残垣、庾楼飞檐上的月光,皆是文人墨客留下的墨痕。
这里的文化从不沉睡。每逢五月十五,泽林旱龙舟的鼓点震醒沉睡的河道;非遗工坊里,剪纸艺人指尖翻飞,雕花刀下绽放楚韵;在省级文化艺术之乡,花湖锣鼓响彻大地,瞬间撕开乡村的宁静。在青青古韵的樟树岭村,750岁的古樟树依然见证这里的四季轮转。
爱她山水缱绻的诗意时光
鄂城的山水,是造物主偏心的馈赠。“山边秋水荻边芦,烟雨轻绡四望。一握小船来去稳,半舱菱角半舱鱼”。峒山依偎在长港河的臂弯,给无数游子们留下了念念不忘的乡愁。“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挺立在樊湖入江之口,就连大诗人苏轼也要到访一探。“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镜里开。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丁鹤年笔下的南湖夏韵,历来为人所诵。鄂城与洋澜湖相交相融,人在湖中,湖在城中,城在画中。若你来鄂城,就是一道景。
爱她岁月浸染的江湖烟火
鄂城的烟火,裹着江风楚水的味道。泽林鱼丸,经过上百次的手工捶打,口感筋道鲜香,成为市民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爽口的藕带、清甜的菱角、淡香的芡实,是三山湖的荷塘三宝,满满皆是大自然对渔家儿女的馈赠。峒山的莲子羹、莲心茶,暖了食客们的胃,也宽慰了游子们的心。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味道,还得是武昌鱼。地道的武昌鱼就产自鄂城,清蒸的鲜嫩、红烧的浓醇、风干的咸香……每一种做法都是对“鱼米之乡”的致敬。
那些街头巷尾里,藏着老鄂城的市井风味。雅惠的卤味鸭脖,酱汁浓郁的濠塘麻辣烫,锅气十足的鬼哥炒粉,热气腾腾的汽水肉,鲜嫩滑口的腰花粉,鱼头街的烧鱼头,还有江边排档的小龙虾……
热播剧《值得爱》里,男主为了追爱,愿意“倒插门”来到这里。鄂城的美,值得每一位爱美之人去发现去喜欢。这里没有北上广的喧嚣,却有“慢品人间烟火色”的从容;这里不追潮流,却让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交织成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家(鄂城市鄂城区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鄂城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