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廖宇智、姜鑫钰)据“洪山大学之城”微信公众号消息,在武汉市全面实施“三个优势转化”战略的背景下,洪山区校城融合发展再迈关键步伐。4月9日,武汉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概念方案征集预审会在洪山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圆满落幕,标志着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
聚焦“山水校城”共生理念,打造全维度育人空间
作为洪山区“大学之城”升级建设的示范项目,该社区选址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门户区域,雄楚大道与岭南路交汇处,东接校园北门,南倚梅岭自然生态带。规划方案突出“创新、融合、共享”三大核心理念,着力构建“城校共生、绿廊贯通”的创新生态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科研孵化、生活服务、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实现校区景观提升与城市功能拓展的双向赋能。
全国设计力量群雄逐鹿,五维评审机制严选方案
此次方案征集活动共吸引北京、上海、广州等七地15家顶尖设计机构(联合体)竞标,经过严格资质审查后,9个有效方案进入专业评审环节。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领域权威学者,联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三大设计集团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通过“空间协调性、功能复合性、创新引领性、生态融合性、实施可行性”五维评估体系,最终遴选出三家入围单位。
创新设计脱颖而出,深化方案即将揭晓
据悉,本次入围的单位包括: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与武汉际峰源建筑设计联合体;中衡设计集团与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联合体。这些团队提出的方案在垂直绿化系统、智慧社区管理、校城界面融合等方面展现出独特创新。据项目负责人透露,深化方案评审会计划4月底举行,将重点论证城市空间形态、地下空间开发、交通组织优化等关键技术方案。
校城融合步入3.0时代,创新发展带建设提速
洪山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标志着校城合作从资源对接1.0时代、平台共建2.0时代,正式迈入空间共构3.0新阶段。”创新社区建成后,预计可容纳4000名师生开展科研实践,孵化50+创新团队,举办数十场大型校城交流活动。该项目的推进将有力促进“环理工大—华师—武大”创新三角区形成,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
评审专家组认为:“入围方案在三维空间组织上突破传统,通过立体连廊系统实现校区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串联,这种‘无边界校园’设计理念将为全国校城融合项目提供重要参考。”随着深化设计工作的启动,这座承载着校城协同发展使命的创新社区即将从蓝图走向现实,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校地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为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贡献“洪山样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