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王美惠 方盈颖)通山县如何谋划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板块,实现产业倍增目标?4月22日,通山县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良路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介绍。
通山县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良路。黄铮 摄
徐良路表示,通山坚持把园区硬件建设作为吸引项目落地、壮大产业集群、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载体,全力推进标准化厂房、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优项目落地“硬支撑”。
通山县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用地3000亩、规划总投资100亿元,一期用地550亩、规划投资40亿元,前期县国资平台出资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展,园区管网、绿化等工程相继完工,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先后引进纳克汽配、星光农机、楚胜烽燧、安利华等装备制造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
此外,该县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围绕龙头企业招引落户产业链企业和项目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龙头企业玉龙机械打捆机销量占据全国1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30余项,农机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地区,14款产品登上湖北、辽宁、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农机购机补贴目录,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同时,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按照“龙头项目引进、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迈进”的招商思路,突出点穴式招商,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产业“筋骨”。一季度,邀请、接待客商考察和对接项目80余批次,成功签约楚胜烽燧、星富农机等项目29个,总投资额227.03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6个,开工率达55.2%。
徐良路告诉记者,通山还组建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为全县装备制造产业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提供平台支撑,帮助企业创新赋能,提高产能。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成果丰硕,设计出四款产品,量产两款产品,以及四条生产线和两项发明专利,并荣获湖北省农机补短板项目奖励。
该县持续支持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着力打造成为科技资源汇聚平台、成果转化窗口、创新创业沃土和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地,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实现上下游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搭建服务通山、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