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鄂城网评大赛63】“鄂”有文化,来即心安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1日22: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儿时读起这首词,会不自觉间联想到长江的气势浩荡,更会想知道,去哪儿才能与东坡笔下的“千古风流人物”相遇,去了解他们的故事。长大后,便知鄂城一地,知道了鄂城不仅是三国吴都,还知道了我们湖北简称“鄂”也与鄂城息息相关。当我尝试着走进鄂城,便发现其文化氛围浓厚,是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城。

说起鄂州,以前只知吴王孙权在此定都称帝,取名武昌,如今再看鄂城,整座城便是满满的“三国风”。在桃花溪,仿佛能看见赤壁之战后意气风发的周瑜带着小乔泛舟花湖;在西山,听闻孙权、刘备、周瑜等都登过此山,登上西山,就能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除此之外,鄂州境内还曾有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陶侃、李白、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彭玉麟、张之洞等人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了解了这些,便越发觉得鄂城就是一个历史舞台,在鄂城走一走,听的都是历史的故事,吹的都是文化自信的风。

在鄂城的土地上,也有雕花剪纸、牌子锣、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镜修复及复制技艺)、玉连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城也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运用“非遗+节庆”“非遗+展演”“非遗+销售”“非遗+宣传”等方式,让看似古老又遥不可及的非遗技艺变得栩栩如生,推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朝着创造性转化,也让人们对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认识,还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助推人们主动地在生活中发现身边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去弘扬传承了、扎根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树立文化自信自强,让文化繁荣兴盛,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责任担当,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

从“三国”到“非遗”,文化名城在如今还成了航空之城。曾经看过一个名为《这就是鄂城》的宣传短片,在短片一开头,便有数架飞机翱翔空中,下一帧就出现了一张印有“鄂州花湖机场”的机票。在乙巳蛇年的首个工作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冲锋号角。鄂城地理位置优越,“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被定位为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据数据统计,2024年,位于鄂城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拉动全市GDP、服务业分别增长1.1%、2.4%,带动同期全省外贸增长2.8%。2024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机起降超3万架次;货邮吞吐量达102.5万吨,增速全国第1。截至2025年4月16日,累计开通货运航线95条(国际38条、国内57条),形成覆盖全球五大洲的航空网络。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正以强势的劲头改变航空货运格局。鄂城用好了“得中独厚”的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用超强运力展现出新时代的“九省通衢”。

愿大家来鄂城的街头走一走,在观音阁上眺望万里长江,登上西山与三国名将对话,抬头望去还可看见数架飞机冲上云霄……更愿鄂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活化利用荆楚文化,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玮雯(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