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王美惠)5月9日,咸宁市举行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第十四场,介绍咸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高质效要素保障服务支点建设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城乡建设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四个聚焦’,积极在全省加快建成支点、全市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中展现部门担当。”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杉介绍道。
聚焦空间优化,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杨杉表示,咸宁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完善“4+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和“一张蓝图”系统建设,聚焦重点做好规划支撑保障。《公园城市专项规划》获全国优秀奖,《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南》获国标委立项。
同时,开展潜山淦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按“降强度、降高度、提品质”要求管控建筑和天际线。
该市将公园、生态理念贯穿于“街区、社区、园区、乡村”等空间场所,引导建设高品质住宅,构建“15分钟生活圈”,以全域绿道为串联,着力提升人居品质。
聚焦要素保障,服务发展质效优化
杨杉介绍,咸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发展鲜明导向,以优质要素保障助力重点项目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牵头城建专班谋划项目324个,总投资681.1亿元。
打造“两上四服务”品牌,“十四五”以来,获批建设用地8.03万亩,供地8.45万亩,合同价款205.64亿元,保障通修高速、通山抽水蓄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获评全省系统要素保障先进单位。
出让采矿权12宗,收益24.52亿元,推进温泉城区地热采矿权整合,为企业发展、旅游康养等提供有力矿产保供。以提升“亩产效益”为目标,引导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大力盘活处置闲置低效土地,不断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聚焦资源管护,生态安全更加筑牢
“面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双高要求’,我们既要‘一脚踩油门’促发展,还要‘一脚踩刹车’守底线。”杨杉介绍道,咸宁健全批、供、用、管全链条耕地保护监管机制,有序做好耕地恢复。
该市推广“林耕置换”经验,采取“长牙带电”措施,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4.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22万亩。
此外,圆满举办全省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综合演练;强化“网格员+技术人员+护林员”“四位一体”巡查模式,做到排查实、叫醒应、避险快,消除隐患点224处,被表彰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
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体系,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推动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聚焦改革赋能,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咸宁共谋划实施改革项目51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目前正向省级申报试点7个,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成果。
咸宁市成功发放全国首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获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一码管地”获全国营商环境创新二等奖、“多测合一”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优秀案例、向阳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省优秀范例。
全省不动产登记、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现场会在咸召开,以改革之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下一步,我们对标全省‘七大战略’、全市‘五大行动’,锚定全市系统‘八项重点’当好支点建设的生力军、打造增长极的排头兵,着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杨杉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