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首席舆情分析师 颜 陈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与社交平台的爆发式增长,自媒体行业进入“全民皆可创作”的时代。然而,在流量经济的驱使下,部分自媒体从业者为博眼球不断突破道德底线,炮制虚假信息、消费社会悲剧、制造群体对立。这场“流量高烧”不仅扭曲了公共舆论场的价值导向,更对社会道德根基造成深度侵蚀。
比如:某地曾经因违法行为入狱的网红,出狱后不思悔改,反而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曾经的话题性,大肆蹭流量,继续传播不良信息,误导粉丝和公众;最近又有网红追求关注度和点击量,毫无底线地自编自导自演死亡等极端情节的视频。还有一些网红直播中游走在公序良俗的边缘灰色地带,部分自媒体歪曲事实传播虚假信息,另有个别自媒体在面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不幸事件时,不尊重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情感,严重违背了人伦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广大网民诟病久矣!
自媒体行业蓬勃发展,流量意味着财富,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使得部分自媒体从业者丧失道德底线。部分自媒体从业者被经济利益冲昏头脑,将金钱置于道德和法律之上,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甚至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同时,自媒体行业门槛较低,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他们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遵循新闻传播伦理,容易发布不当内容。甚至有少部分从业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本着“先捞一把再说”“黑红也是红”等想法,对自身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不足,肆无忌惮地践踏网络监管红线。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监管机制未能及时跟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漏洞,让这些不良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网民调侃:自媒体的尽头是网红,网红的尽头是带货,带货的尽头是翻车。这些自媒体制造的乱象,对社会公序良俗和道德风尚的冲击不可小觑,不仅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占用了公共资源,也让真正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被忽视。网络空间乌烟瘴气、戾气四塞,降低了网络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广大网民的上网体验,可谓严重冲击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破坏了社会的文明和谐氛围。
躁动的自媒体行业亟需一针 “退烧剂” 来降温祛躁。针对自媒体乱象,中央网信办开出精准处方,严格违规行为处置,强化典型案例曝光。尤其是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这些规定为规范自媒体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
然而,真正让自媒体“退烧”,实现良性发展,网民自律至关重要。网民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若能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盲目追捧低俗、虚假内容,让这些不良自媒体失去市场,便能从根源上遏制乱象。具体到个体层面,每个网民都应成为“理性流量”的守护者:在点击前多问一次“这条内容传播了什么价值观”,在转发前多查一次信息源头,在评论前多想一想语言暴力可能造成的伤害……
当亿万网民自觉抵制“流量鸦片”,拒绝为审丑现象贡献点击量,那些突破底线的自媒体自然会失去生存土壤。
专题:东湖观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