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大学之城”微信公众号5月起推出系列报道《牢记嘱托、建成支点——街乡书记访谈》,专访该区10个街道(乡)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展现洪山区在支点建设中的亮点举措,在全区上下营造干字当头、奋楫争先,加快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的浓厚舆论氛围。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王峰、廖宇智、刘伟杰
一、目前,关山街道具有哪些优势或特点?将如何在支点建设中贡献力量?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
要战略支点”,是湖北“以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也是全省干部拧成一股绳,于“十五五”规划期破难题、启新局的行动信号,市委目标明确,强调“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区委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作为盘中一子,关山街道始终紧跟省市区部署,以“街道—企业—高校”多元合力,滋养“新思维”、培育“新主体”、驱动“新引擎”,团结齐心,以敢作为、善作为诠释高能级大学之城建设的关山担当。
关山街道地处“中国光谷”腹地,高校资源丰裕、科创动能强劲、优质企业富集。辖区内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大学6所高校;邮科院、七一七研究所、华科大建筑规划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烽火通信、长动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在此落户;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星罗棋布,围绕烽火创新谷、地大宝谷双创中心两大科创企业园区,形成了“中心突出,分布集中”的特点,风韵出行、中科锐择等多家大型新兴企业破风在前,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将紧跟支点建设部署,推动全部工作向加快高能级大学之城建设聚焦聚力,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从三个方面推动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拓面提质。
一是立足各大高校特色专业,找准产学研有效融合的结合点、突破口,推动关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健全关山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承接体系。
二是招商引资与孵化服务齐头并进,强化高校校友联系,抓住烽火创新谷、地大双创中心两个发展重点,引进培育一批辐射能力更强的大规模企业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小而精”企业,发展一批重点楼宇。
三是拓展区校融合维度,以高校型社区为枢纽,与各高校在民生、文化等“软实力”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互助、合谋、共赢良好态势。
二、关山街道通过哪些具体举措将优势和特点转化成发展成效?
街道始终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以服务保障发展,以实干破解难题。
一是依托高校资源,跑出创新“加速度”。利用泛悦城、琨瑜国际中心、泷悦国际大厦等高校周边楼宇,探索“以校招商”机制,引华科大校友会落户琨瑜国际中心,面向校内外校友招引项目、投资兴业,激活“校友经济”。吸引高校创客和新兴科创企业就地入驻,新引进41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地大宝谷创新创业中心,“双创”平台不断发展。
二是紧跟项目建设,培育区域“新热土”。建立“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机制,随项目做好衔接沟通,以“全周期服务”保障湖北省中医药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与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为高校破解项目问题提供帮助。
三是主动靠前服务,打造助企“恒温室”。设立琨瑜国际中心招商客厅,组建专项服务队伍,建立“一楼一档,一企一表”楼宇信息库,推出“关山在线+”服务品牌,持续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选址落户等服务。推动风韵出行、中青旅湖北公司等重点企业业务互融,打造“知音向导”文旅产品。利用普惠金融和小微企业服务产品,为初创企业对接更优惠可靠的融资渠道。
四是引聚多方源流,形成发展“联动力”。聚合辖区企业、下沉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开拓“共治”思路。以樱花为媒,高校、社区、商圈共办嘉年华,带动鲁磨路珠宝街客流量显著提升。以区域化党建赋能,发动党员、居民、高校志愿者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用科教力量助力民生实事,“家门口的青少年宫”“紫菘乐享学堂”等校社合作活动广受居民好评。
三、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下一步,通过哪些创新举措来为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关山街道将紧跟支点建设部署,知重而担、知责而行,深化校企社合作交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模式融合联动,将科教优势、人才储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一是深化区校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连心桥”。领导班子牵头,成立工作小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在华科大、地大设置“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站点,建设关山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支持高校创新创业中心优化和扩容,搭建多层次、精准化的人才实践锻炼平台,为区域发展培养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二是推进片区更新——以“生态绿廊”串起“创新之路”。加快鲁磨路信创产城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建设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以配套服务为纽带的产、校、城、绿融合发展区,联通东湖—南望山的“Y字型”区域绿轴,串联周边轨道交通站点、交流交往空间、人才社区和创新研发产业节点,拓宽交通道路,实施楼宇品质提升工程,以一路“绿水青山”连接一片“创新亮点”,打造关山地区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示范窗口、现代化产业社区示范基地,创建宜居新风貌。
三是推动产业升级——以“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重点支持东昌仓贮、中科锐择等企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立足“中国宝谷”,推动文旅与经济互融互促,打造高端珠宝制造、零售品牌,以一片街区串联地学科普、玉石交易、主题文化活动等资源,并支持周边楼宇建设直播平台、帮助独立珠宝设计师创立个人品牌,探索“线上引流+线下打卡”消费模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