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保安走了,
楚韵高燃模式,激活!
听,湖北文物天团集体 “开麦”,
attle谁才是 “顶流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在1个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套沉睡2400年的青铜礼乐重器,再次奏响华夏正声。
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内,这套三层八组65件青铜编钟的原件悬挂在铜木钟架上,编钟上的铭文还清晰可见。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参会的中外嘉宾,在观摩点敲响基于曾侯乙编钟制作的“数智编钟”,让千年楚乐焕发数字生机。
(图:武汉音乐学院)
同样出现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摩点的AI文物精灵“楚音”,是以湖北省博物馆另外一个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为原型。
虎座鸟架鼓由两只昂首卷尾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凤鸟。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如今,虎座鸟架鼓被AI技术生成形象并三维化,融合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DeepSeek大模型技术等,现在的它“能说会道”,国宝“活起来”了!
(图:华中科技大学)
不久前,湖北省博物馆“上新”, 以VR大空间技术重现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背后故事,观众通过沉浸式互动,了解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
在武汉博物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焕新为雅致夜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等经典纹样流转。
此外,武汉多家博物馆推出数字展览,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穿越到千年前,体验沉浸式文化之旅,让历史“可触”可感。
当国宝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千年文明开启跨时空新维度!
* 视频由AI辅助生成
AI视频:吴静雯 宋单蕊 周蔚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