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茅箭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中心城区产业能级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09:21 来源: 十堰日报

本报记者 纪枫波 马桂滨 特约记者 操华 刘沣

引擎轰鸣,动能澎湃。1-4月,茅箭区工业经济交出出色答卷: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11.2%。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17.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速更是高达316.3%、101.0%,多项指标领跑区域经济。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茅箭区锚定“产业强区”战略的持续深耕。

今年以来,该区紧扣服务建成支点目标,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质效提升,加速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先行区”。这份主城担当,贯穿于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的全链条发展,推动茅箭区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传统产业升级:老树新芽活力焕新

在茅箭区的工业版图中,传统产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迈向高端制造的起点。依托东风系产业集群的深厚底蕴,茅箭区深知,唯有以技术革新为核心驱动力,方能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的蝶变。这种“老树发新芽”的转型智慧,正让传统产业焕发全新活力。

在滤清器制造领域,一场以“以商引商”为核心的产业升级行动悄然启幕。广西华原过滤系统有限公司扎根茅箭后,被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与扶持政策所打动,主动牵线深圳华盛过滤系统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华盛投资1.8亿元,依托湖北华原的现有资源,打造全新滤清器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亿元,年税收400万元。

智能座舱制造升级同样是茅箭区传统产业转型的典型案例。东风延锋(十堰)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启动智能座舱系统制造升级改造项目,其产品不仅配套东风商用车、陕汽等车企,更全面覆盖传统能源、新能源、智能驾驶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东风锻造联合中山迈雷特、河钢集团等行业巨头,组建供应链产业链合作联盟,推动总投资11.9亿元的新能源轴齿智造基地落地,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磅举措。该项目一期已投资1.9亿元建成智能化电驱轴齿产线,具备年产200万件、产值6亿元的生产能力;二期规划投资10亿元,将产能提升至2000万件,年产值达60亿元,并同步建设检测计量中心,打造精密制造新标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茅箭区坚持“政企联动”,区委书记带队深化二期合作,为传统锻造产业插上高端化、智能化的翅膀。

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技术革新,更为茅箭区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提供了范本。茅箭区发改局副局长简盼表示,针对东风商用车D600、东实大洋电驱系统等在建项目,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同时,五堰街道的香港街综合改造工程已于5月6日全面开工。这些举措,不仅关乎产业发展,更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体现了茅箭区统筹发展的全局观。

展望全年,茅箭区将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推进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等21个重点技改项目,启动26个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5亿元。同时,支持18家专用车企业开展底盘换电、上装升级,上新驰田新能源矿卡、迅捷安无人机消防车、智由冷链物流车等特色专用车产品,力争零部件及装备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此外,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建设省级数字孪生工厂、5G全连接工厂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数字动能”。

新兴产业崛起:科技领航引擎轰鸣

在全球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茅箭区瞄准新能源、半导体等朝阳领域,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近年来,茅箭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多元化招商策略,成功构建起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矩阵,实现了新兴产业从零星布局到集群发展的跨越:

采取供应链产业链合作联盟的方式,助推茅箭探索铸锻产业发展新路径,促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轴齿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围绕生产制造、场景应用、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采取基金合作方式促使合资公司湖北箭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持续运用高位推动法及以商招商法,高质量引进无人驾驶智慧城服产业项目和华盛滤清器生产基地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互嵌发展和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建设,我们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工作,制定全流程、规范化的项目推进体系,成功签约落地了深圳东风整车生产基地、东实玖行智能充换电生产基地、华兴空天激光陀螺仪、智慧央厨产业园、联合飞机低空经济产业一体化、智由新能源冷链车生产基地、金贤达生物制剂生产线项目等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茅箭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何鹏说。

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上月正式投产的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智造基地堪称科技先锋。“我们的清扫车不仅是环卫工,更是会思考的‘道路管家’。”城市之光首席科学家吴荩的介绍,生动展现了基地投产的光珀 V2清扫车的科技魅力。该清扫车搭载车规级自动驾驶域控系统,与32线主雷达、4个补盲激光雷达和10个摄像头协同工作,可实现360°无死角监测,实时精准识别障碍物,让4.5立方米的“小方盒”在街头巷尾灵动穿梭。

而东风商用车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则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突破。这座总投资18.38亿元的智慧工厂位于西坪工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单体生产基地。“通过焊接、涂装全流程自动化,每台车身生产时间缩短到90秒,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三倍。”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装焊、装配车间已进入试产阶段,涂装车间将于6月底全面投产,预计年产高端车身超26万台套,带动零部件升级、吸引新材料及工业机器人企业集聚,为十堰千亿级商用车智造产业链筑牢核心支撑。

新能源物流产业也迎来新突破。智由新能源冷链车生产基地总投资10.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利用现有厂房实现年产千台智能纯电动物流车;二期产能扩至5000台;三期计划自建300亩整车基地,目标年产能达5万台。项目聚焦300公里内专业化城配物流场景,依托智能电动化技术构建智慧物流生态圈,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并启动产线设计,投产后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升级的重要增长极。

“茅箭区紧扣‘新质生产力’主线,统筹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项目建设,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协同、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茅箭区科经局副局长叶林的话语,道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布局未来产业:前瞻谋划智启新程

面向未来,茅箭区深知,唯有以前瞻性眼光谋划产业布局,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依托秦巴山区生态资源与毗邻多省市的区位优势,茅箭区将目光投向低空经济、氢能科技等前沿领域,致力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低空经济领域,茅箭区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重突破。深圳东风研发的无人机集群智能灭火系统消防车,在十堰消防演练中表现出色:侦察无人机锁定火源后,灭火无人机精准发射灭火弹,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便扑灭高层火情。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实现了无人机技术与消防救援的深度融合,更标志着茅箭区在低空经济产品研发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产业生态的培育同样成绩斐然。湖北鑫飞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开设25天无人机“飞手”速成班,累计培训300余人;代理销售农林植保无人机,半年卖出120余台;联合研发无人机幕墙清洗剂,布局高空清洗业务。目前,该公司已带动近百人就业,助力学员实现自主创业,以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茅箭区通过政策引导与产业生态共建,系统推进低空经济全链条发展。茅箭区发改局牵头编制《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培育方案》,明确从研发制造到应用服务的发展路径,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迅捷安研发的系列无人机消防车已进入省级应急装备目录,鑫飞科技则建立起“飞手培训、设备销售、智能应用”的全链条服务,培育出无人机高空清洗等新业态。

与此同时,茅箭区科经局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迅捷安与本地企业共享技术专利,联合高校开发“无人机+AI”智能巡检系统;开放水利巡检、交通测绘等7类公共服务场景,为创新技术提供真实落地环境。目前,全区已形成“政策扶持+技术共享+场景验证”的协同机制,累计孵化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家。

据了解,今年茅箭区将聚焦氢能储能、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重点方向,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氢能科技、“人工智能+”等应用,打造未来场景试验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打造“五区四带”(五堰香港街休闲街区、上海路大学城时尚街区、北京路京东路消费街区、“四四厢遇”工业旅游潮玩街区、禧街婚俗文化街区,冰雪经济旅游带、红色文化经济旅游带、森林康养经济旅游带、田园研学经济旅游带),激活中心城区全域旅游;加快建设凤鸣山康养旅游度假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这些规划与行动,展现了茅箭区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与清晰路径。

从传统产业破茧蝶变,到新兴产业乘势而起,再到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茅箭正以追“新”逐“质”的果敢魄力,持续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奋力书写产业能级跃升的精彩答卷。未来,这座大山里的活力之城必将以昂扬之姿,在区域经济赛道上加速驰骋,崛起为令人瞩目的产业新高地,为主城繁荣与经济腾飞绘就壮美新篇。

茅箭区工业园区鸟瞰图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商用车D600项目。

无人驾驶光珀V2清扫车。记者刘旻摄

深圳东风(十堰)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机集群智能灭火系统消防车。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茅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