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仑
本报讯 昨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上午,“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暨文化遗产主题研学季启动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进行了“郧县人”考古发掘成果展,并发布4条文化遗产主题研学线路。
当日上午,记者在市博物馆广场看到,“郧县人”考古发掘成果展吸引许多市民观看。“‘郧县人’作为十堰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这次展出让我了解到其背后的故事,让我爱上了文博。”市民张茜表示。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土的故事如此悠长,也如此地有温度。我相信,经过研究,尘封多年的历史将会震惊世界。希望大家能够爱上考古,爱上文博。”当日的活动中,省考古院研究员陆成秋现场分享了“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发掘历程,精彩的讲述让现场市民感触颇深。
颇为巧合的是,36年前的1989年5月18日,“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被发掘,距今约100万年,填补了东亚古人类演化链条的关键空白,改写了人类起源的认知版图。2022年5月18日,学堂梁子遗址再次传来捷报:“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破土而出,与“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相距仅33米,保存更完整、形态更清晰,为研究百万年前东亚古人类的体质特征与技术行为提供了珍贵实证。
当日,现场发布“城市记忆”“遗址探秘”“仙山碧水”“红色印记”4条文化遗产主题研学线路,这些线路串联起十堰市博物馆、东风汽车博物馆、东沟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学堂梁子遗址等多个地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向首批研学团队领队授旗,并同步启动研学季活动,首批研学团队在当日前往郧阳区博物馆、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学堂梁子遗址等地开展研学活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