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段吉雄图\本报记者 刘昆
五月,秦巴山区的十堰大地,正经历着一场热烈而庄重的蜕变。随着夏日阳光愈发炽热,广袤的田野上,小麦、油菜等夏粮作物步入成熟期,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徐徐铺展。
房县军店镇的千亩麦田率先掀起丰收浪潮。微风拂过,金色麦浪层层翻涌,饱满的麦穗沙沙作响。种粮大户熊德林穿梭于田间,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今年,镇里推广了优质麦种,加上科学灌溉,咱这麦子扛住了旱情!”他随手捧起一把麦粒,颗粒饱满的麦粒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在素有“郧阳粮仓”之称的安阳镇,10余台联合收割机犹如金色卫士,在麦浪中来回驰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麦穗精准脱壳,金黄麦粒欢快地跳跃着,落入粮仓。为确保小麦在成熟期健康生长,安阳镇精准发力,打出“科学抗旱+工程保灌”组合拳,因地制宜制订灌溉方案,推动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全域覆盖。
来自江苏的农机手石吉磊熟练地操控着收割机,说道:“这里小麦种植面积大,我们跨区过来,两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七八十亩地,效率很高!”据该镇陈营村村委会主任李清林介绍,村里700余亩小麦全面开镰,农业机械化让收割周期大幅缩短,以往一周的工作量,如今两三天就能完成。
在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茅腊坪村,丰收的喜悦同样弥漫在每一寸土地上。万亩小麦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极目远眺,麦海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画卷。游客们携亲伴友,漫步在麦田间的栈道上,指尖轻触沉甸甸的麦穗,呼吸着麦香四溢的空气,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
在这场丰收的盛会上,不仅有小麦的金黄,还有油菜的璀璨。郧阳区五峰乡东峰村,万余亩油菜进入成熟期,粒大饱满的菜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湖北东昌农业有限公司的油菜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穿梭,油菜收割、角果脱壳等工序一气呵成。近年来,该公司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让春天的花海在夏季化作丰收的油田,带动周边近百名村民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时下,我市夏收工作正稳步推进。各地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已紧锣密鼓筹备夏种。从金色麦浪到轰鸣农机,从辛勤劳作的农民到悉心指导的农技人员,广袤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①郧阳区安阳镇小细峪村,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抢收成熟的小麦。
②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茅腊坪村,村民将麦粒装袋入仓。
③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五谷庙村,村民收获晾晒好的油菜籽。
④郧阳区安阳镇陈营村,村民使用传统农具梿枷采收油菜籽。
⑤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农户在坡地挥舞镰刀收割小麦。
⑥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赵家岭,收割机来回穿梭在麦田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