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支点赋能 宜都都宜⑨】两江交汇处,宜都和合生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5日09: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cd84a0dbf64d98952de419deb077695c.jpeg

长江与清江在此相拥,激荡出中部崛起的时代浪花。宜都这座连续九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小城,正以支点建设为发展契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上,绘就一幅交通枢纽、产业高地、文旅胜地与治理标杆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这座小城的突围之路,既彰显了县域经济的韧性生长,更诠释了“和合共生”的发展智慧。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宜都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磅礴动能。依托湖北“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宜都深度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白洋港多式联运枢纽让长江黄金水道与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呼北高速与岳宜高速在此交织成网,使宜都成为鄂西渝东物流枢纽。交通能级的跃升,直接催生了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其中,东阳光集团24年间13次追加投资,累计超240亿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基地。2024年上半年,该基地实现销售额232亿元,出口创汇1.37亿美元,带动上下游就业超万人。企业与城市的共生共荣,恰似长江与清江的交汇,既滋养了产业森林,更托举起万家灯火。

交通网络的完善不仅打通了经济动脉,更重塑了公共服务的“金名片”。宜都构建的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整合市镇两级资源,首批169个高频事项实现“全城通办”。在陆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98%,个体工商户登记立等可取;五眼泉镇的“政务晓屋”让村民视频连线办理社保转移,真正实现“办事不出村”。这种“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改革,使宜都政务服务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湖北前列,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在文旅融合领域,宜都以文化IP重构山水价值,让千年文脉焕发时代光彩。总投资15亿元的《三峡千古情》项目,运用3D威亚、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屈原文化、三峡纤夫精神等本土元素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自2024年运营以来,演出场次突破600场,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收入增长2.3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非遗+”模式的创新:青林寺村谜语擂台赛让千年谜题成为文旅IP,枝城镇土家打溜子研学活动让非遗走进景区。今年“五一”期间,非遗主题游吸引游客8.6万人次,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超500万次,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双轮驱动。

宜都的实践,本质上是“和合共生”的哲学表达。当东阳光的智能车间与青林寺的谜语擂台同框,当长江港口的集装箱与《三峡千古情》的舞台共舞,这座小城正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胸襟,将战略机遇转化为民生红利。从交通网络的“硬支撑”到文化IP的“软实力”,从产业升级的“科技力”到基层治理的“共治力”,宜都的每一步都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主线。这种多维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例,更印证了一个真理,唯有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温度,方能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小城大作为”的壮丽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贾梦(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王家畈镇 )

责编:闻玉强

征稿启事

【投稿方式】来稿请投指定邮箱:ydsjwpzjhd@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宜都市首届网评大赛】+类别+单位+姓名+参赛作品标题,作品文末请附作者联系方式等信息,便于沟通。详情点击:“支点赋能 宜都都宜”宜都市首届网评大赛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