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发展最深沉的力量。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也是中山舰命名一百周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为缅怀先生功绩,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了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本次大赛,不仅是让首义精神再绽光芒的舞台,更是让辛亥精神照亮强国之路的契机。
从保路运动到武昌起义、从推翻帝制到建立民国,正是因为秉持着“振兴中华”的宏伟愿景,坚持着“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的信念,孙中山先生成功让建国方略图铺就在中华大地上。国无精神不立,天下为公、敢于斗争的辛亥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立国之基。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而言,文物传播大赛是一个回首过往的珍贵窗口。伫立在彭刘杨路的武昌起义纪念馆,摆满了诉说着历史的珍贵文物,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同盟会的证章、会员手册等等史料,正是这次机会,让文物背后的故事再次走进人们眼前,更是这次机会,让我们能体会当年热血澎湃的革命精神。
当前我们正处于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这并非是共产党在发展中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伟大事业。大赛的举办,正是激发全民奋斗精神的关键,当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为国奋斗的种子便会在心田生根,这段全民奋斗的历史,“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己之肩上”的辛亥精神,将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
文物传播大赛,更是向革命先烈们致敬的重要平台。“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呐喊、武昌城头第一声枪响,每一次的斗争,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每一次的成功,都承载着对天下大同的至高向往。
应当利用好这次机会,让辛亥文物“活起来”,让辛亥精神走进大众的心里。要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运用,如“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构建博物馆VR体验网站等,讲好革命故事;要发挥创新能力,做好文创产品,讲好新时代“辛亥故事”;要强化教育引导,让活动进校园,培养学生的辛亥精神,发展国家事业的后备力量。
国际竞争比拼到最后,说到底是最深沉次文化和精神的比拼,强国建设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比学赶超,更是文化精神的相互角逐。当辛亥精神再次照明民族之魂,民族复兴的征程也必将更加坦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