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华中屋脊,神农架这片神秘的土地,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馈赠。当山间的云雾缭绕千年,漫过苍翠的冷杉林,浸润着万物生灵,一种独特的醇香也随之弥漫开来——那便是神农架酱酒的芬芳。行走其间,草木仿佛都浸染了酒意,连溪水拍打青石的清响,都像是在诉说一坛老酒沉睡的故事。所谓匠心,或许就是这片山水与人达成的一份默契,将自然的慷慨封存于时光之中,酿成一首流淌的诗。
这份匠心,深藏在神农架得天独厚的生态秘境里。北纬30度的黄金酿造带,赋予它“中国内陆生态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的盛名。苍莽林海,蔽日成穹;枝叶葳蕤,覆地如绒;灵水通幽,香溪源涌。斧凿不凭人力,天工自蕴玄真。流淌了数千年的黑龙洞岩隙泉水,高达91.1%的森林覆盖率,空气里充盈着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共同塑造了“暖湿、清风、富氧”的独特小气候。正是这方水土,为酱酒的酿造与陈藏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天然宝库。真正的匠心,或许始于读懂这片山水的无声语言,再以酒为媒介,将它千万年的沉淀娓娓道来。
神农架酱酒的品质密码,则在世代相传的“12987”古法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得以坚守与升华。一粒红缨子糯高粱,要历经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堆积发酵,七次精心取酒。这仅仅是开始,其后还需长达五年甚至更久的时光在陶坛中静静陈化,方能成就一滴醇厚丰满的酱香精华。这是匠人们对传统极致的敬畏与传承。而传承之中亦有创新。企业积极与中国科学院种质资源库合作,深入挖掘神农架本地特有的酿酒酵母与微生物群落,推动工艺的精准化、标准化。权威检测数据佐证了这份努力,神农架酱酒中被检测出含有1800余种有益人体的成分,其丰富性尤为突出。科技的赋能,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机。品尝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山间野桃花年复一年的绽放与凋零的芬芳,也似乎能触碰到板壁岩上翻涌云海的清凉,更品咂出匠人十年如一日磨砺的执着初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神农架匠心独运地将这杯中之物,与山水人文、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以“酒旅融合”为核心,工业酿造、生态奇观与文化底蕴被巧妙转化为游客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在大九湖的如画风光里举行的封藏大典,庄重的《神农酒赋》诵读声仿佛还在湖畔回荡;众多游客踏上“深山佳酿探秘之旅”,亲眼见证一粒粮到一滴酒的神奇蜕变全过程;“云上藏酒”便捷贴心,游客通过“神农藏酒阁”小程序轻点指尖,即可拥有专属封坛的仪式感。“封藏五礼”让时光雕琢的文化印记可亲可感,“人生六景”则用酒串联起人生的精彩片段。品牌与文旅、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联动,也使得神农架酱酒的文化内涵日益丰厚。这份匠心,最终将神农架的晨曦暮霭、细雨飞雪,都酿进了游客的记忆深处,带走的是一段关于山高水长、酒香人情的独特旅程。
山水滋养美酒,美酒浸润人文。匠心所至,方能致远,成就这“醉美神农”的独特韵味。当游客踏上归途,缆车窗外层峦叠嶂的青山渐渐远去。他们带走的,可能是一坛刻着特殊纪念日、等待岁月加持的封藏老酒,也可能是手机里定格的大九湖畔云海酒廊的惊艳瞬间。但更长久留存的,是那潜藏于记忆深处的独特酒香,它让人想起取水山泉的清冽甘甜,想起酿酒师傅掌心的温热与专注,更让人想起在神农架云雾缭绕的山谷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匠心酿造美好生活的那份质朴答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莉( 夷陵“10观点”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投稿方式】投稿至指定邮箱:snjwpds2025@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神农架第二届网评大赛】+单位+姓名+参赛作品标题,作品文末请附作者联系方式,便于联通。详情可点击:醉美神农,匠“新”发展!神农架第二届网络作品大赛启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