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神农架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湖北西北部。它以其醉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它正匠心“新”意地探索着发展之路。
神农架的“美”,美在生态。美在91.16%森林覆盖率的绿色屏障,林地占国土96%,碳汇能力持续增强;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典范,川金丝猴种群达1550只,珙桐等珍稀物种繁衍生息;美在国家公园“三类五档”生态管控体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万亩,生态空间零侵占;美在四季画卷般的自然景观资源,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成文旅核心吸引力;美在中纬度最完整森林生态系统的守护成果,为全球生态文明圈提供样本。
神农架的“新”,新在路径。新在200万亩林下经济的产业革命,淫羊藿、天麻菌棒技术全省规模第一;新在“酒旅融合”撬动十亿级生态经济,劲酒封藏文化节激活鄂西旅游圈;新在“神农五谷”公共品牌引领的民宿集群,政策奖补培育130家精品山居民宿;新在担保代偿追偿的金融创新模式,政府法院联动破解旅游贷4.81亿元融资难题;新在“旅游+”赋能10万亩林下资源的转化机制,2024年资产超10亿,村民增收30%。
神农架的发展模式与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它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这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神农架的发展让我们看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神农架的创新发展模式也启发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结合自身优势,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绪文(中共枝江市委党校)
责编:丁玥
【投稿方式】投稿至指定邮箱:snjwpds2025@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神农架第二届网评大赛】+单位+姓名+参赛作品标题,作品文末请附作者联系方式,便于联通。详情可点击:醉美神农,匠“新”发展!神农架第二届网络作品大赛启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