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让每一寸土地“活”起来 巴东县72万亩耕地的保护与新生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20: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税浪 通讯员吴谆谆、彭泽群)夏风拂过巴东县官渡口镇的田野,连片的玉米地翻涌着绿浪。农技人员俯身测量土壤肥力,指尖触碰的不仅是泥土的温度,更是一方水土的生生不息。这片去年完成提质改造的耕地,如今正以丰饶的姿态,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

这样的场景是巴东县创新实施耕地保护“组合拳”的生动写照。在层峦叠嶂的三峡库区,巴东人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寸土寸金"的传奇。近年来,面对28.6°的平均坡度和稀缺的耕地资源,全县按照“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增开垦耕地为辅”原则,以"绣花功夫"推进耕地恢复,让3.3839万亩土地重获生机。今年五月,围绕国家“大占补”政策率先在全州出台《关于强化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若干措施》,像一把精准的尺子,丈量着政府、部门和农户的三重责任,守护着72.2万亩耕地的盎然绿意。

长期以来,巴东县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严重制约着全县城乡建设与发展。为应对这一发展难题,严格耕地用途和质量管控,全县印发耕地保护措施文件,对非农建设实行“以补定占”,严禁突破耕地占用规模上限,确保耕地占用“量入为出”。同时,强化耕地质量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对质量不达标的,不得作为被占用耕地的补充,着力构建耕地质量刚性约束。另外,全县持续加大动态巡查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严防新增违法占耕行为,全县违法占耕面积、违法占耕比实现“双降”,分别降至12亩和1.41%,耕地保护“带电”“长牙”措施不断巩固完善。

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还将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对参与耕地保护的主体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持续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节日,多种渠道广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美丽巴东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筑牢“耕基”。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