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宣恩法院创新执行方案巧破“三重困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18:2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安琪)近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数起关联度高、涉及多方权益的执行案件。通过创新协调执行方案,法院生动诠释了执行工作保障基本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守护国有资产的“三重目标”深度融合,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智慧与担当。

案件源于宣恩县某五金制造公司(被执行人)因经营不善,于2022年底停产。停产后,该公司不仅拖欠厂房出租方——某金属构件公司的租金,未返还县政府提供的装修补贴,还拖欠以丁某为首的10名员工工资共计3.49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面临严峻挑战:被执行人公司财产仅剩法院此前依保全查封的生产设备及部分产品,且因设备专用性强、产品特殊,难以快速变现;公司股东及高管下落不明,财产线索中断,案件陷入僵局。

此案涉及民生(民工工资)、企业(厂房闲置)、政府(国有资产)三大核心诉求,任何一方的拖延或损失都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025年,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宣恩法院果断重启案件,深入研判后创造性地提出并推动实施了一套多方共赢的协调执行方案:为确保民工血汗钱及时兑现,方案明确由县政府先行垫付10名员工的全部工资共计3.49万元,切实解决劳动者的燃眉之急。由县政府牵头,组织拆除被执行人遗留的厂房装修,腾退其存放的设备、产品及装修材料。此举使得申请执行人金属构建公司得以迅速收回并重新将厂房租赁出去,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优化了区域资源利用和营商环境。腾退出的设备、产品及装修材料由县政府妥善保管。这些资产将在后续依法进行处置变现,所得款项将用于抵偿被执行人拖欠政府的装修补贴,最大限度挽回国有资产损失。

该协调方案迅速获得三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方案实施后,县政府高效组织完成了厂房装修的拆除、设备的搬迁及物品的保管工作;金属构建公司厂房顺利出租,重新焕发生机;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10名民工的工资已全部足额发放到位。至此,这起涉及民生、企业、国资的“骨头案”,在智慧协调和强力推动下,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宣恩法院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协调各方力量,以“一案解多纷、一举护三方”的实践,为复杂执行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宣恩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磨砺执行利剑,在兑现胜诉权益、服务发展大局的道路上精准发力,为宣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闻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