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秦雪芳、奚弦、张亚飞)“我昨天晚上才从武汉回来,厂子惨不忍睹,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到你们来我就安心了。”7月6日,咸丰县白水坝工业园区坝漆文旅科技公司曾总握着清坪救援队的手,眼含着泪水。这是该镇第6天支援咸丰县城抗洪救灾,当天救援队的区域是洪灾重灾区—白水坝工业园区,大部分企业被洪水淹没,停工停产,损失惨重。
7月1日凌晨,咸丰县城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短短几小时降雨量直逼300毫米,忠建河水位暴涨,县城顷刻陷入一片汪洋。与此同时,清坪镇青岗岭村井星坝小组受强降雨影响,也爆发了山洪。清坪镇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兵分两路驰援县城和青岗岭村。
南门商城的“泥浆阻击战”
7月1日下午,镇三级主任科员严武泉驾驶着他的皮卡车,载着清坪民兵应急排队员在路上飞驰,“清坪镇民兵应急二排”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第一批50余名由镇(村)干部、民兵骨干、人大代表和志愿者组成的突击队,抵达咸丰县城重灾区南门商城。
洪水虽稍退,留下的是近10厘米厚的淤泥,散发着刺鼻的腐臭味。商铺里货架倾倒,商品浸泡在泥水中,各种杂物和垃圾堆积如山。更令人担忧的是,天空依然阴沉,随时可能再次降雨。
“兄弟们,干活!先清通道,再帮商户!”武装部长、突击队队长吴泳洋一声令下,第一个踏进泥潭,泥浆瞬间没过了他的作战靴。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铁铲在粘稠的泥浆中挥舞,每铲一铲都需要使出全身力气。
新入职的公务员何震林,这个平时在家连家务都很少做的90后,此刻正咬着牙坚持搬运重物。1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后,当他脱下湿透的袜子时,脚底已经磨出了好几个血泡,有的还在渗血。"入职第一课,刻骨铭心。"他揉着发胀的双腿苦笑道。
在清理一处下水道时,队员官明学发现下面卡着一块锋利的金属板。为了避免其他队员受伤,他找来木板垫着,小心翼翼地用撬棍一点一点将其挪开,手上被划了好几道口子也浑然不觉。“早一分钟疏通,就少一分内涝的风险。”他说。
凌晨三点,疲惫不堪的队员们蜷缩在临时休息点的墙角。仅仅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后,这群"泥人"又满血复活,重新投入战斗。“这些年轻娃娃们真不错!平时在家都没干过这些活,却一点也不含糊。”商户李大姐感动地说。
青岗岭村的生死时速
与此同时,由副镇长带队的另一支突击队正在青岗岭村展开救援。这里的情况同样危急:山洪冲进了养猪场,100余头生猪不知所踪;道路被泥浆掩埋,水电全部中断。
“大爷别怕!我们来救您了!”派出所所长杨建伟发现独居的杨子林大爷被困在家中,立即趟水将老人背到安全地带。队员何勇、丁念等人则冒着危险,从水中将他家200多斤的生猪拖了出来。
供电公司的抢修队也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当他们发现一处变压器摇摇欲坠时,立即冒雨进行紧急抢修。"早一分钟恢复供电,村民就少受一分罪。"抢修队长说。
7月3日,当镇党委考虑让连续奋战两天的首批队员休整时,微信群里瞬间被"参加!"刷屏。这支钢铁般的队伍,加上新加入的队员,再次浩浩荡荡地奔赴战场。
在这支队伍中,有许多感人的身影。小河村后备干部吴彬7月1日刚刚转为正式党员,他在发言时说"要坚决接受组织的考验",没想到考验来得如此及时。他和同村的邓天毅连续作战了17个小时。"应该经受住考验了吧!"吴彬笑着说。
队员覃悦书家住太平沟,自家也受了灾,但他第一时间投入救援,连续作战四天后才回家帮忙。"支持他的工作,我们已经及时开展自救。"覃悦书的母亲说。
娘子军们同样不遑多让。李建英、朱玉婷、黄畅等女同志活跃在一线和后勤保障岗位,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重建家园的希望
经过四天一夜的持续奋战,到7月6日,南门广场路段已恢复如初,商铺陆续营业。青岗岭村的道路恢复畅通,养猪场完成全面消杀,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十三楼西餐厅、蜜雪冰城等商家送来了热腾腾的午餐和清凉的饮品,温暖着救援队员们疲惫的身躯。
清坪镇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用泡烂的双脚、磨破的肩膀、嘶哑的喉咙,在滔天洪水面前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迷彩堤坝"。这堤坝不仅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守护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