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陈玲洁
张楠,中建三局武汉北六环项目质量总监, 他常年用手电光束刺破凌晨的夜色,身影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间,18年、260公里、百万次检测——这位与误差“死磕到底”的质量总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宣言。
坚守初心,严把质量关
张楠始终秉持"宁可停工三天,不放隐患一秒"的质量标准,执行24小时现场质量巡查制度、终身质量责任可追溯体系等管理流程。“停!保护层偏差0.5毫米!”滠水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张楠的吼声压过机械轰鸣。他抓起碎石在钢筋上划出裂痕模拟图:“看看!十年后这就是桥梁动脉上的致命伤!”这样的“叫停”在项目上屡见不鲜。为兑现一次验收通过的军令状,他推行“三级质量狙击战”,实现用泥沙分离器将混凝土离析率压降80%;首创“保护层调节杆”,给钢筋穿上“精准防锈衣”,合格率达97.3%;建立终身质量追溯码,扫码可查每根桩基的成孔数据。为项目争创国优品质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效率
在质量施工管理中,张楠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面对滠水河岩层“硬过钢铁”的桩基困局,他的创新刀锋悍然出鞘。“旋挖钻15天打不穿?那就上 ‘冲击钻凿岩+旋挖钻清渣’组合拳!” 于是他带领质量管理团队2天完成方案。当冲击钻锤头砸向岩层时,同步启动微震监测系统,振幅超限自动停机,实现单桩工期从15天压至5天, Ⅰ类桩比例100%,为项目的施工管理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说:“质量人的使命,就是把‘不可能’锻造成‘标准’。
传道授业,培养质量人才
作为项目质量管理者,张楠深知人才对于项目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师父的卡尺比手术刀还准!”徒弟贺福明笑言。去年墩柱浇筑,他漏检了一处模板接缝。张楠当众责令返工后,深夜却找他谈心:“委屈吗?可桥若塌了,你我性命都赎不了罪!”这位严师独创“三维育人法”:理论维度开设“质量夜校”,将18年经验凝成《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百问》;实践维度带徒爬遍10余座桥,手把手教他们用超声波“听”出混凝土空洞;情怀维度在项目重点工区立“百年质量警示碑”,刻上历届质检员名字。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项目的管理储备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当别人用公里丈量工程,他用毫米丈量责任。当别人追逐通车时速,他守护百年生命刻度,卡尺上的冰冷数字,浇筑的却是他最滚烫的信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