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我省水稻抗稻瘟病鉴定新标准为水稻绿色生产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14:5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珧)7月初,在恩施州农科院的水稻抗病鉴定基地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的团队成员们正置身试验田,细致调查并记载今年参试的国家武陵山区、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稻瘟病鉴定试验的叶瘟发病情况。

当前正值数据调查的关键时期,有关水稻抗稻瘟病鉴定的病圃设计、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等均参照湖北省地方标准《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技术规程》(DB42/T 2255—2024)进行开展及布局。

该标准于2024年9月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实施,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湖北省种子管理局、湖北省植保总站共同制定。本标准的应用将为我省水稻新品种审定提供科学评审依据,为种子主管部门在品种布局及推广应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将为我省水稻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病害之一,可导致大幅减产,严重时减产幅度达40%-50%,甚至绝收。湖北省作为我国水稻主产区,推广抗病良种是降低产量损失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随着气候条件的频繁变化,加之品种轮换较快,生产上经常会出现品种抗性丢失和抗性不稳定的现象,因此如何精准鉴定及评价水稻材料的抗稻瘟病性,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作为上述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植保团队通过三十余年的田间数据积累, 从稻瘟病菌菌源筛选、鉴定方法、评价标准及抗性监测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技术创新和完善,确保了抗稻瘟病品种及资源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了抗病育种效率。

2025年以来,恩施州农科院已收到各级区试、联合体、绿色通道以及中国水稻所、中国农大、华中农大、武汉大学、湖北省农科院、荃银高科、隆平高科、中种集团等省内外70余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的鉴定需求,累计鉴定材料达5000余份,标准应用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