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上海销冠回老家峒山创业,长期占据鄂州榜一位置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10:26 来源: 荆楚网

.

编者按: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市。

又是一年7月22日,盛夏时节,峒山村满目葱茏,风吹稻浪,瓜果飘香。在这里,有远方游子无尽的思念;在这里,一见如故乡;在这里,看见乡愁中国。乡愁是明清古井里的清凉甘冽,是栖客露营基地里爽朗的嬉闹声,是西岭别院里酸甜可口的酸梅汤,是登山步道林荫里的阵阵蝉鸣,是酱香园里浓醇馥郁的麦酱……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046.jpg.jpg

环境一流、适合带娃郊游、自助烤肉新鲜、性价比天花板……

7月22日,在抖音平台记者看到,鄂州亲子出游好评榜的榜单上,峒山栖客露营基地连续30天占据榜一位置,1185条好评,全网给出4.9分超赞评分。

“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这句话用在陈川身上毫无违和感。

在上海,陈川是灯企里的销售冠军。回到峒山老家,进军全新的文旅领域,经过两年蛰伏,他打造的峒山露营基地,再次夺冠,长期占据鄂州榜一位置。

上海销冠回乡,手上磨出老茧

1991年,陈川出生在峒山。2010年,高中毕业后,年仅19岁的陈川来到上海,在一家灯具企业从事销售。

他带领团队连年夺得企业的销售冠军,其个人年销售业绩最高达1300万元,年薪超过百万元。

“我的文凭并不高,但是我比其他人更能吃苦,更愿意研究市场、琢磨客户。”陈川介绍说。

2022年,在外打拼12年的陈川,厌倦了上海的都市霓虹。他拖着行李、携着妻儿,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当得知儿子放弃都市白领身份,回到农村老家创业的消息时,遭到父亲的极力反对。亲朋好友也都不看好他返乡创业,大家一致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不是志在家乡!

2022年8月,倔强的陈川跟峒山村签约,投资300万元,在峒山村的水杉林里建设露营基地,进军文旅行业。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105.jpg.jpg

“皮肤变黑了,体重减轻了,精神也抖擞了”,这是陈川对自己回乡创业的评价。

“创业前期十分艰难,在露营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我既是老板也是员工”,陈川说,项目审批、图纸设计、器材搬运、构件焊接,都是他亲自操办。

手上磨出了水泡,也磨出了老茧,火爆的脾气也磨平了,这是陈川没有预想到的。相比较在上海的生活,现在精神富足了,幸福指数高了,生活也更加规律了。

解散运营团队,亲自上马营销

2022年11月20日,栖客露营基地正式开业。由于自身没有旅游行业的运营经验,陈川聘请了一支专业团队运营。

陈川说,遗憾的是,专业的运营团队也面临着活动内容单一、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2023年亏损了30多万元,且亏损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024年年初,陈川解散了运营团队。外出考察学习后,他决定因地制宜,围绕“乡愁文化”策划活动,自己拍摄短视频获客,将基地打造成武汉都市圈亲子活动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108.jpg.jpg

峒山村的虾稻混养模式,在鄂州较为知名。2024年4月下旬,陈川决定在露营基地举办小龙虾垂钓比赛。

“精心筹划的活动,结果只来了7个人,连成本都顾不上,心情糟糕到了极点。”陈川说,人虽然少点,但是我们服务内容不减,菜品质量不减,相反价格还略有下降。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2024年下半年,栖客露营基地的运营开始有了些许起色。黄冈的游客来了,黄石的游客来了,武汉游客也来了……2桌变4桌,4桌变8桌,数据持续攀升。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131.jpg.jpg

2024年国庆节期间,露营基地一票难求,甚至要提前半个月预订门票。每天要接待300多人,“人都累趴了”。从门可罗雀到游人如织,村民们对这个年青后生刮目相看。

紧接着,陈川因势利导,精心策划了小农夫割稻谷比赛、抓鸡比赛、捡鸡蛋比赛、田间寻宝比赛、插秧体验等活动,场场活动爆满,甚至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

12月份,陈川又策划了打年糕活动。先后推出4期活动,销售年糕2000多斤,增收近2万元。

“虽然2024年只运营了半年多时间,但是销售额接近40万元,基地也成功扭亏为盈。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陈川高兴地说,美好一直在路上。

开园即满园。2025年3月,峒山油菜花开,露营基地开园,吸引了300多人进园。田间寻宝活动,再次刷爆了小朋友的朋友圈。仅3月份,就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127.jpg.jpg

5月份,以小农夫插秧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参与。6月份,梅雨季节,设计了摸鱼钓虾、蜜桃采摘等活动,尽管天公不作美,也接待700多名游客。

树高千尺有根,联农带农富农

露营基地带火了农事体验,农事体验解决了露营基地活动单一问题。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峒山村民家中的土鸡、红薯、湘莲、南瓜等农副产品,都是游客返程“后备箱”的必带品。

黄大爷有8亩南瓜地,用途为养殖场的鸡饲料,每斤的价格只有几毛钱。陈川灵机一动,设计了一场亲子摘南瓜的游戏活动,帮助黄大爷创收1.6万元,较往年翻了3倍。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101.jpg.jpg

听闻黄大爷获利的消息后,种植柿子、甘蔗、蔬菜的农户也纷纷找到陈川。“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采摘活动,这些农户的果蔬也都被采摘一空。

土鸡养殖户陈婶,找到陈川,希望得到陈川的援助。陈川将趣味抓土鸡和捡鸡蛋植入到每期亲子活动中,吸引了大量孩子和家长的参与。这项活动,每月帮助陈婶销售土鸡200多只、土鸡蛋2000多枚,增收2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722092058.jpg.jpg

“近年来,村民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好男儿既可以志在四方,也可以志在家乡。”陈川说,今年,有8位村民长期在基地上班。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每天有近30位村民在基地工作,工资日结日清。基地每月要发放3万元工资。据统计,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超过30万元。

陈川希望,峒山村的所有业态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真正做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让游客在峒山住上一晚,充分体验峒山农耕文化,带动峒山发展。

“每一期游客里面,都有回头客。今年上半年基地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超过去年全年。”陈川说,下步将采取有效措施,将这波流量流下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就在刚刚,栖客露营基地二期项目开工。占地3000平方米的森林水上乐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分浅水区、皮划艇区、幼儿戏水区等,弥补暑期游乐空档,9月份将完工。

微信图片_20250722100501.jpg.jpg

曾在上海,午夜梦回时,陈川常常陷入沉思,思索如何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峒山留下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殷殷嘱托。

就如同摇曳的水杉林,树高千尺不忘根。其实,这200亩水杉林下的露营基地,是经营业态,是经营场景,更是一树一树的乡愁、一树一树的牵挂、一树一树的反哺!

策划:夏鑫、夏双文

执行:丁元中、吴思琪

文字:王焱尧

摄影:金康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