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锚定发展目标不放松,打造引人、育人、用人、留人“蓄水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宜都市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医药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三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全国百强进位至第61位。这也是各类人才夯实了宜都快速发展的后劲。
不唯地域引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宜都市结合发展实际,构建形成爱才惜才敬才的社会氛围,及时更新并实施人才政策,千方百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人才和智力。对入选宜都市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的,最高给予500万元项目配套资助。围绕六大主导产业,柔性引进高质量发展顾问,最高补贴30万元。对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3年内发放20万元至40万元乐业补贴。2023年都先后新引进各类人才6200多人,其中面向“双一流”高校引进45名“紧缺急需”人才。评选出了75名“拔尖人才”、120名“优秀乡村人才”。去年,引进重点高校紧缺急需人才200多人。建成“两江英才”专家智库,柔性链接专家人才50余人。
与此同时,宜都市创新“政校企”合作方式,推进校企合作联合育才、产教融合协同育才、本土人才开发培育等力度,拓宽人力资源渠道,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与载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人才提供“量体裁衣”般的“定制服务”,坚持精准育才,孵化领军人才、乡土拔尖人才等各行业领域人才。以各类人才帮带活动为载体,培育优秀人才,吸引和集聚更多“候鸟型”“季节型”“契约型”人才(团队),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为宜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引才”是前提,“育才”是基础,“用才”是关键。宜都市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因事择人、因材施用,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构建起人岗相适“双向匹配”最优组合,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付彩霞就是典型代表,2009年,宜都市急需柑橘产业研发人才,引进了来自内蒙古的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付彩霞。宜都市第一时间把她纳入女性科创人才库,连续15年开展结对服务。先后选送付彩霞去清华大学等高校进修,助力打造付彩霞创新工作室,推动她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帮助她实现柑橘“吃干榨净”的科研梦想,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昔日的女大学生付彩霞已经成为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湖北省人大代表。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宜都市积极营造爱才留才的良好环境,构建高效完备的人才服务体系。宜都市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补贴、奖励等形式给予人才住房优惠,全面落实各项激励补助政策,协调解决人才购房补贴、配偶安置、子女入托、入学等诉求,利用“一揽子”激励政策和“保姆式”服务让人才扎根宜都、无忧发展。宜都市先后累计为新引进人才兑现购房、租房及住房等安居补贴543多万元,发放人才贷6970多万元。同时,用活用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全面落实走访慰问、健康体检等关怀举措,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宜都市还实行技能竞赛、基地(室)示范、素质提升等奖励政策,让人才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清波(襄阳市樊城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