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宜昌市屈原书城:以文化为媒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18:1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柳钢)7月21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宜昌、温泉两地家庭的热情。跨越3800多公里,从天山脚下到长江之滨,他们相聚宜昌市屈原书城,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共同演绎“石榴花·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屈原书城,一个以书为媒的空间,如何成为各族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平台、各族群众情感交融的纽带?答案就在它的文化温度与创新活力中。

“天山连三峡,心手紧相连”——宜温家庭的暖心之约

“我的家乡有辽阔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欢迎大家来品尝香喷喷的手抓饭……”9岁的新疆温泉县哈萨克族小女孩迪娜尔·吐尔松落落大方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

“我们一家都是葛洲坝建设者的后代,今天和迪娜尔结亲,又多了一个‘小棉袄’!”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退休教师赵春燕笑得合不拢嘴。

在“石榴花·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宜温两地家庭互赠礼物、共剪红石榴,用舞蹈和故事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

活动尾声,大家跟随宣讲员向晴晴的脚步,体验非遗剪纸、聆听楚辞吟诵,在文化交融中种下团结的种子。“下次一定要来新疆做客!”临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约定。

“六大主题展区,让文化‘活’起来”——书城里的民族团结密码

5300平方米的屈原书城,不仅是鄂西最大的文化综合体,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民族团结课堂”。

“书籍是桥梁,我们要让每一页文字都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城店长杨明声介绍道。自2023年落户西陵区CBD以来,这里已接待读者超10万人次。

坐拥繁华,屈原书城并没有因循守旧,反而另辟蹊径,不断汇聚中华之美、中华之强,在书香浸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定位,书城创新打造了“品楚辞·道中华”“赏国粹·道中华”“读经典·道中华”“阅宜昌·道中华”“小讲堂·道中华”“梦未来·道中华”六大主题展区。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浪漫楚风、阅读不同民族书籍,沉浸式体验剪纸、皮影等非遗传承,聆听三峡大学等高校专家授课,与各族青少年同台演出,还可以与边疆地区同胞“云端”交友,让团结的种子悄然生根。

“非遗‘潮’起来,文化火起来”——匠心守护千年根脉

今年,屈原书城将非遗玩出了新花样。

每月一期的“非遗工作坊”场场爆满,孩子们用扎染方巾、古法造纸作品装点生活;“诗书画印·楚韵夜话”雅集活动,让年轻人在茶香琴韵中对话传统文化;今年端午,线上直播秭归端午赛龙舟,线下推出射五毒、包粽子、扎艾草等“九大”互动项目,单日吸引8000多人次参与。

“以前觉得非遗是‘老古董’,现在发现它又酷又好玩!”一名参与拓印体验的中学生兴奋地说。书城通过现代语言讲述古老技艺,让文化传承“活色生香”。

屈原书城没有固守本土。

书城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组织读者赴五峰开展“重走茶马古道”徒步活动,通过“普通话+土家语”双版本讲解,介绍土家山歌、舞蹈创作始源;串联长阳织锦工坊、南曲传习所、薅草锣鼓田间展演等非遗场景,赋能“民族文化发现之旅”精品路线,让民族文化生生不息。

“播撒石榴籽,共育团结花”——青少年成长的多元课堂

民族团结的未来在青少年身上,屈原书城已化身为“成长乐园”。

今年 7月12日,青岛宜昌两地30多名儿童到屈原书城交流研学。通过介绍屈原文化的传承、三峡文化的起源,引发了两地儿童对地域文化的共鸣。

WechatIMG16667.jpg.jpg

“我要给大象编一个新故事!”在“舜象传说皮影小象”活动中,8岁的小朋友朵朵完成彩绘后兴奋地说。

通过实施“慧悦读计划”,30余场青少年活动,“纸上话端午”剪纸课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家庭共育”活动,服务500余组家庭,父母与孩子共读民族团结绘本。

“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到知识,更懂得‘石榴籽’的深刻含义,这样的体验比课本生动一百倍!”一位家长感慨道。

文化为舟,团结为帆。屈原书城正以创新的姿态,让民族团结的故事“读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成为宜昌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