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武昌区:托管班上“五老”和爱心妈妈的暑期“心”守护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16:43 来源:

华锦社区  徐汉仙 (1).jpg.jpg

华锦社区徐汉仙。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胡继成、邬佳丽、朱冬

当暑假的蝉鸣撞上双职工家庭的忙碌,当孩子们的假期安全与成长成了家长心头的牵挂,近日武昌的社区托管班里悄悄出现了一群“守护者”。她们是退休后仍想发光的“五老”,是把托管班孩子当自家娃疼的“爱心妈妈”,用皱纹里的温柔、掌心的温度,给了孩子们一个安全又甜美的夏天。

“徐奶奶”的笑脸加油站:被需要的幸福最甜

“徐奶奶,这道题我还是不懂……”华锦社区的徐汉仙俯下身,拿过铅笔给孩子细心讲解。61岁的她退休后总说“闲不住”,听说托管班缺人,立马就向社区报名。

这位“热心快肠”的奶奶,像“大管家”一样,耐心细致地看护孩子们。“每天非常充实,看着孩子们依赖的笑脸,家长们的一句‘谢谢’,我就觉得自己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徐汉仙的皱纹里,藏着的全是满足。

中央花园社区  黄祯 (2).jpg.jpg

中央花园社区黄祯。   通讯员供图

“黄老师”的法护童心:让法律长出温柔的模样

中央花园社区的黄桢老师,有着双重身份:社区工作者和持证律师。她秉持着“用爱心浇灌每一颗童心”的信念,把法庭上的严谨藏进温柔,成了孩子们眼里会“变魔法”的“桢妈妈”。

作为社区工作者,她早习惯了用专业守护邻里:调解矛盾时,她是说清道理的“和事佬”;普法宣传时,她是把法条变“大白话”的“翻译官”。到了托管班,她又琢磨出“与法同行”特色课,枯燥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知识,在她手中变成了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学会用法律的盾牌保护自己。

武车社区  陈洁 (1).jpg.jpg

武车社区陈洁。   通讯员供图

“陈妈妈”的课桌初心:党员责任永不退休

“陈老师,这个折纸我总折不好。”“陈老师,我想上厕所。”在武车社区暑期托管班里,56岁的退休党员陈洁每天都被孩子们的声音围绕着。

“以前调解邻里矛盾靠耐心,现在哄孩子也一样。”有孩子抢玩具哭了,她蹲下来当“裁判”;有孩子走神了,她就走过去轻轻拍拍肩。“退休不是终点,党员的本分不能退。”陈洁眼里亮闪闪的,笑着说到,“能为社区、为孩子们多做一点,日子就过得踏实又敞亮。”

宝安社区  廖云 (3).jpg.jpg

宝安社区廖云。   通讯员供图

“廖班长”的军属担当:守护孩子的安全与快乐

“孩子们的笑声,比空调还解暑。”宝安社区的廖云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托管班里凑在一起做手工的孩子,眼里全是笑意。

作为有着四年家委经验的“老骨干”,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军人家属主动接下托管班班主任的担子时,心里早有了一本“责任账”: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班检查消防设施,课间盯着孩子们不追逐打闹......

“双职工家长上班不容易,我多操点心,他们就能多份安心。”廖云说,听着家长们下班来接时的那句“辛苦您了”,所有的忙碌都成了值得。

徐汉仙、黄桢、陈洁、廖云——她们是众多“五老”志愿者和“爱心妈妈”群体的缩影。她们的付出,无声地诉说着:奉献不分年龄,担当永不褪色;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守护成长是生命最美的延续。这个夏天,感谢这些在社区托管班里发光的她们——用爱打底的守护,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志愿故事。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