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曾达飞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文 费留灿/摄)7月25日晚,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大剧场内座无虚席,黄梅戏婉转的唱腔与观众的掌声、笑声交织回荡。大型原创黄梅戏《梅城烟雨》在此首演,带来了一场融合历史底蕴与艺术创新的黄梅戏盛宴。
《梅城烟雨》以黄梅县明代名臣“天下清廉第一”汪可受为原型,跳出传统历史剧的严肃框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他丁忧期间“剑走偏锋、不务正业”的赈灾故事。面对肆虐的灾情和奸商的盘剥,他先以“十箱宝贝”巧设“空城计”稳定民心,再借奸商李百善行贿之机,将其钱粮、豪宅悉数赈济灾民,更以“万民伞”巧妙脱困、化解危机,上演了一场叫人拍案叫绝的好戏。
“选取汪可受为原型,不仅因其是黄梅籍的名臣,更重要的是其身上穿越时空的清廉爱民精神。”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文新介绍,打造《梅城烟雨》是剧院践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精品黄梅戏品牌”的关键一步。为深耕本土文化、打造精品,剧院自2024年起便启动该剧的创排工作,集结多方力量打磨精品。
演出现场,现场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推进而起伏跌宕。戏中台词频繁出现的小南街、鱼面、挑花、五祖寺、紫云山茶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令人拍案叫绝;“将么解”“嚼烂饭”等方言俚语穿插在对白唱词中,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当《梅城烟雨》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观众的掌声随之响起。演出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艺术的余韵中,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梅城烟雨》是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携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文联,历经一年半时间倾力打造,也是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自2024年3月揭牌以来,为观众奉献的首部新编大戏。剧院大胆起用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以汪可受扮演者桂王杰为代表的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人物塑造,搭配上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将一段扣人心弦的梅城故事娓娓道来。
黄梅有好戏。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接二连三打造出 《於老四与张二女》 《奴才大青天》 《回门》 《传灯》 《青铜恋歌》 《我的乡村我的亲》 《一代义伶邢绣娘》 等一大批极具时代旋律的戏曲精品,风靡欧亚,声振海内外。近年来,黄梅县以源头保护为重点,以精品创作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戏旅融合为纽带,推动黄梅戏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黄梅县文旅局局长岳勇峰表示,将以《梅城烟雨》首演成功为新起点,进一步做好黄梅戏保护传承工作,全面推进优秀戏曲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持续擦亮国家级非遗的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