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北的苍翠群山中,神农架如一粒绿色明珠镶嵌于北纬30°的黄金纬度线上。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1.1%,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超5万,金丝猴在林间跳跃,大九湖的晨雾漫过湿地苔原,而比风景更醉人的,是一杯琥珀色的酱酒中流淌的山水精魂。当游客捧着酒杯站在高山酒廊远眺云海时,神农架正以“酒香+生态”的双引擎,驱动一条乡村振兴的鲜活路径。
大九湖的夏天,日均温度停留在22℃。这片华中最大的高山湿地,如今是游客心中的“天然空调房”。2025年暑期,神农架推出重磅政策:连续入住大九湖7天免景区门票,全国中高考生免首道门票。政策背后,是生态变现的智慧——去年来此避暑的游客带动民宿入住率飙升58%,文旅收入增长42%。当薄雾从湖面升起,游客沿着木栈道走向观鸟台,金丝猴研学基地里孩子们正制作动物模型。神农架将1826种植物、634种脊椎动物转化为“绿野仙踪”研学课程,让生态不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可触摸、可学习的活态课堂。一位十堰游客在酒厂体验区感叹:“原来神农架的山水,真的能酿进酒里!”
好酒离不开好水。神农顶下3600年水龄的岩隙泉水,矿物质含量超国标3倍;北纬31°的特殊气候催化酒体生成1826种微量成分。这些数字背后,是劲牌神农架酒业对“水为酒之血”的执着坚守。走进恒温14℃的洞藏酒窖,陶缸列阵如兵,酒香穿透时光。这里完整保留着“12987”古法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更难得的是,非遗技艺没有锁在玻璃柜中。游客可亲手参与制曲、拌料、封坛,定制专属酒品;在封藏文化节上,飞花令诗词对答胜出者换取“神农宝钞”,兑换一杯自调酱酒。古法因互动而鲜活,匠心因体验而可感。
酒香如何变成百姓口袋里的收益?神农架的答案是:打破产业边界。在投资3.2亿元的酒业技改项目中,工厂同步建成非遗工坊体验区、生态原料科普基地。游客上午探访高粱种植园,中午品尝“神农本草宴”中的葛粉包子、药卤鸭脖,晚间入住青瓦白墙的云间湿地客栈。一瓶酒串起了“生产观光+文化体验+民宿餐饮”的融合业态。效果立竿见影,酒旅融合带动当地农产品溢价35%,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大九湖镇坪阡村的民宿主李大姐笑着说:“过去卖土豆论斤称,现在做成洋芋糍粑端上游客餐桌,价格翻了三倍!”这里的高山洋芋,正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淀粉含量超13%,粉甜香糯的特色成为游客必购手信。
站在神农顶眺望,云海下的风景正被重新书写。大九湖畔的民谣音乐季唱响原创歌曲《大九湖的夏天》,古盐道墙画在民宿群间蜿蜒;酒窖里的陶坛封存着四季山水,也封存着农民增收的希望。2023年,一瓶酱酒拉动三产增收超亿元,这份成绩单印证了“好山好水酝好酒,酒香景美富农家”的朴素真理。神农架不再只是世界自然遗产的符号。当青年学子在研学笔记里记录金丝猴的跃动,当返乡青年把高山洋芋包装成网红特产,这片土地终于将“绿水青山”酿成“金山银山”。酒香漫过乡村小路时,一个生态与经济共美的振兴样本,已然飘香荆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梓萌、尹欣怡、林熙(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