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通讯员 黄玉霜 卢奕)百年前,辛亥首义的枪声划破长空,留下了无数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与珍贵文物;百年后,我们以媒体为桥,让这些承载着精神力量的辛亥文物重新焕发生机。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邀请了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推荐官。他们既是大赛宣传推荐官,也是赛事评委,将用专业力量为参赛作品把关赋能,带你解锁文物传播的新可能 ——
刘玉堂教授推荐语:“以学术为基,让作品锚定历史内核。”

作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玉堂教授深耕历史领域数十载。作为评委,他将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评审标准,从文物的历史语境出发,审视作品是否精准提炼辛亥志士的革命精神内核、是否具备历史厚重感与说服力。
曹林教授推荐语:“用你的视角,让辛亥故事‘声’入人心!”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评论员曹林老师,擅长用独到视角剖析现象本质。在他看来,好的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评审时聚焦作品能否挖掘辛亥革命故事的情感触点,实现“声”入人心的传播效果。
廖声武教授推荐语:“专业传播注流量,辛亥首义精神新‘破圈’!”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廖声武教授,深谙传播之道。作为评委,他将从传播逻辑、表达形式等角度评审:作品是否用大众能理解、愿接受的方式讲述历史,作品是否具备“破圈”潜力,让辛亥首义精神被更广泛的群体看见、记住。
张卓主任推荐语:“光影重塑辛亥记忆,爆款由你定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卓,专注于视听传播领域。评审时,她将重点关注作品是否善用画面、声音、节奏等视听元素,让百年前的场景 “重现”,让观众在光影中重温历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吴志远教授推荐语:“以新媒体之力, 传承辛亥薪火!”

华中师范大学自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吴志远副教授,深耕新媒体传播规律研究。评审中,他将考量作品是否契合当下传播语境:能否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能否引发讨论、形成二次传播,让辛亥薪火代代相传。
5 位专家将从专业视角为作品把关、指引方向。目前大赛征稿已启动,9 月底截止投稿—— 无论你擅长文字、影像、设计还是新媒体创作,只要你想让辛亥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就加入这场 “历史传播接力赛”吧!
用创意之思,让辛亥文物焕发新生;以传播之力,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这场大赛,缺你不可!
投稿请发送至指定邮箱 xhgmwwcbds@163.com,邮件标题需按【辛亥革命文物传播作品征集】类别 + 姓名(集体名)+ 参赛作品标题规范填写,内容备注联系方式。
点击链接,参与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